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看张维迎的“归谬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06:11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不得不承认,在中国各式各样的“××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是经济学家,尤其是某些被冠之以“主流经济学家”美名的人。这些“主流经济学家”的一个“伟大贡献”,就是从他们嘴里时不时传出的“高论”容易引发激烈的争论,结果是把他们从象牙塔推向了媒体和社会舆论的聚光灯下。

  就在前几天,北京大学的张维迎教授又因一番“高论”,成了舆论的焦点——前些
天的《经济观察报》,发表了该报记者对张教授的专访,其中有些话颇为离奇: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你本人是贫困家庭出身,但为什么很少听到你为弱势群体说话?

  张维迎:……至于弱势群体,我觉得这个概念容易产生误导。什么叫弱势群体?因为你是弱势群体所以给你很多特权,那你就不是弱势群体了。我觉得一个法治社会要尊重每个人的平等权利,而不能只重视某一部分群体的权利。”

  看看,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才刚刚为社会大众所认同,即将付诸实施,张教授就以“权利平等”为武器,对之提出了质疑;而追求“权利平等”,恰恰是保障弱势群体权利的理论基础。显然,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诡辩。

  “××家”们因其在某些方面的造诣较深,是大众释疑解惑的希望所在。但现在,他们中的有些人却成了民众利益的“对立面”。难怪张维迎等“精英”一张嘴,大众舆论的反击便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这让我想起了拉美一位领导人的话,大意是:当美国人对我们喊民主时,我们会下意识地把手放到枪上去——“美国式民主”之所以会有如此下场,皆因其成了肆意颠覆主权国家的代名词,谁听了又不后怕?某些主流经济学家,在常识和情感上一再与民众的愿望相左,意欲何为?

  我看,一不是为了出名。人家早已名震八方,还犯得上用这等手法、冒如此风险吗?二不是为了“既得利益集团”。诚如张维迎所言:“学术以外的问题,像什么利益集团的代表、谁跟谁有勾结等等,媒体可以说,也应该说,因为经济学界跟其他行业一样,什么人都有,但说这些要有依据,没有依据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各位,你们拿出依据了吗?

  不为钱,不为名,那到底是为什么?

  直到最近,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人家是为了“归谬”!什么是“归谬”?简而言之,就是在论辩时,有时对对方的论题难以直接、正面反驳,就采取将其结论引申放大、直至充分暴露其荒唐之处的办法,对方论题自然不攻自破。难道不是吗?某些“勇于献身”的主流经济学家,宁可自己被当成靶子,任人枪打炮轰,也要发他人所不敢发之言,写他人所不敢写之文。比如,张维迎教授就曾用“腐败有利于经济增长论”、“补偿论”等“高见”惊世骇俗。他们以实际行动,让人们看清了他们自己所主张的“完全市场经济”的不足与弊端。这种高超的“归谬”意识,确实令我十分敬佩。

  其实,“精英”未必就必须与民众的想法和需求不一样,经济学家也不见得要“语不惊人死不休”。人家之所以偏要这样做,原来是强烈的“归谬”意识在起作用。明白了这一点,各位以后要是再看见张教授们的“高论”,可要摆正心态,不要误会——原来人家是“正话反说”嘛。

  那么,“归谬”之后,张教授们又得到了……?①1

  □李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