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来:“80后”写手的产业危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01:36 新京报 | |||||||||
由于“80后”作者,及其背后的制造商们本身的生产条件较低,“小煤窑”和“小造纸”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的大众文化生产领域中。供不应求的假象导致新的生产项目不断上马,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使产能过剩成了“80后”制造业的一个巨大陷阱。 一项调查显示,曾经被列入“80后”写手群体的作者中,有九成人无法通过直接的文化生产得到基本生活来源,不得不转投其他行业。(据8月21日《法制晚报》报道《80后作
2003年以后,随着多本涂着“80后”标签的作品出现,让中国的文化生产界刮起了年代旋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80后”迅速完成了从标签到商标的身份转换。一个庞大的,人数一度超过1000的群体被文化生产的流水线勾勒出来。 可以肯定的是,“80后写手”在最初几年里扮演着“金矿”的角色。《三重门》成为了全国性的话题,《新概念作文选》成为国内最重要的作文教科书,而若干年后被奉为“抄袭教主”的郭敬明则在半年内连续推出《幻城》与《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一举奠定自己的掌门地位———不过在那个时候,用来形容这批作者的依然是“青春写作”,而非“80后”。书商的快速介入改变了这一情况。 随着《重金属》的出版,“80后”的潜在商业价值被充分挖掘出来。各路书商不论大小,一窝蜂地投入“80后写作”的建设热潮。 危机也由此产生。文化制造商们在最初的成功的吸引下,过高估计了“80后”写手的市场前景,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一位无论是名气还是能力,都只能居“80后”写手中游的女写手,其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印数竟然达到4万。而事实上,在出版界如果能以6折发货超过1万册,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销售成绩了。制造商对“80后”写手市场前景的判断可见一斑。市场对这一批产品的反应,却可以从他们目前的景况中得出结论。 在2003年以来的“80后”写手生产热潮中,文化制造商和销售商因为获得了新的宣传方式而欣喜若狂,学院与作文比赛则源源不断地为“80后”写作的文化生产提供廉价劳动力。但由于这一批作者,及其背后的制造商们本身的生产条件较低,“小煤窑”和“小造纸”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的大众文化生产领域中。供不应求的假象导致新的生产项目不断上马,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使产能过剩成了“80后”制造业的一个巨大陷阱。尽管在危机发生之前,“小煤窑”一样从市场上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可一旦泡沫破灭,生产者转行也就是“各得其所”。 “80后”制造业泡沫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恶性竞争的大量出现。在大众文化市场上,恶性竞争并不是以压价倾销的方式展开。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轮轮令人目瞪口呆的恶性炒作。 2004年底,已露颓相的“80后”制造业的第一次恶性竞争以“批判书”的形态出现了。《十少年作家批判书》试图模仿此前“十诗人”的成功模式,但很显然,孩子们操纵起批判的武器来,底气不足。批判成了一场“弑兄”游戏。尽管制造商在推广方面颇下了一番苦心,但这还是无法挽回整个产业的衰落。此后,“80后”小作坊们屡出奇招,试图用“眼球”来弥补产品质量之不足。这期间,我们看到过裸奔宣传,看到过“日本人免谈”的征婚,还看到过“杀父媚母”的“上书作协”。在这样的竞争活动中,价值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引起路人的注意。这种注意力究竟能否转化成购买力,都已无关紧要。 而在这次“80后”崩盘事件中幸存的年轻作者,则被制造商引导着,完成了市场细分的进一步工作。新的一轮产业热潮,在市场运行的轮回中,慢慢露出犬牙。 □徐来(上海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