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菲:重温毛泽东批示“灾情一点不要隐瞒”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11:18 人民网 | |||||||||
马上又到9月9日毛泽东同志逝世的纪念日了。笔者近日翻阅着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其中关于公开报道灾情“一点也不要隐瞒”的批示就让人感到沉甸甸的分量。 毛泽东这份给时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胡乔木和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的批示写于1959年6月20日。批示说:广东大雨,要如实公开报道,全国灾情照样公开报道,唤
然而,毛泽东却当机立断批示如实公开报道,并强调“一点也不要隐瞒”。今天,对照一些地方基层现实情况,重温毛泽东这一重要批示,笔者感慨良多。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毛泽东47年前批示指出的“隐瞒”灾情问题在时下某些地方基层仍然存在。新近发生在四川崇州市人民医院涌进大量因腹泻、高烧而来就诊的学生就是一例。原因是一所小学发生大规模的食物中毒事件。然而,究竟有多少学生发病,相关官员却一概遮遮掩掩,只向记者提供数字是45人。然而记者仅在一个楼层就发现“收治的学生有110人”。(见新华网9月6日报道)显然,这是一宗故意隐瞒病灾事故真相的典型事件。诚然,事故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总是隐瞒不了的,更不要说在时下信息开放度与日俱增的互联网时代。即使用人为手段遮掩,但只能遮掩一时,在一定气候下,事实真相终会大白于天下。1975年的河南驻马店地区夺去2.6万人生命的水库坝塌事故,1976夺去24万个生命的唐山大地震死伤真实情况最终披露就是证明。 毛泽东提出对灾情“一点也不要隐瞒”是在昭示一种力量,这就是讲真话的力量。真话之所以能成为力量,乃在于惟真话才能感召人,启发人。而假话却在误导人,离间党群政群干群关系。一旦在某个问题上官员讲了假话,即使他暂时会在上级领导面前得分,但最终失去的是群众的心。面对灾害,“一点也不要隐瞒”是事关党和政府威信形象,事关能否与群众保持血内相联的重要问题。 对“灾情一点也不要隐瞒”,也折射出官员的自信。一些故意隐瞒灾情的地方,相关官员不少是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旦真相曝光,担心自己位子被挪帽子被摘。相反,不瞒灾,往往是有“底气”的表现。许多灾害尤其是自然灾害发生,人们是始料不及的。但及时地原原本本公布灾情至少说明,面对危情,官员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有能力救灾的。许多事实证明,公布灾情还能唤起人民“同心干”。只有群众发动起来,就可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这样,救灾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更有了取之不尽的精神、物质力量源泉。遗憾的是,多年以来一些地方出现的天灾人祸,传出了不少故意隐瞒的现象,不但加大了救灾的成本,更加深了某些地方官与当地群众的裂痕。而今,在纪念毛泽东逝世30周年的今天,重温毛泽东“灾情一点也不要隐瞒”的批示似乎更有其现实意义。 亦 菲相关专题:毛泽东逝世三十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