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曹林:紧跟尤努斯不能仅因为诺贝尔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01:26 燕赵都市报

  让我们脸红的穷人银行家来了———这是国内许多媒体报道尤努斯博士访华时用的新闻标题,这位伟大的银行家因倡导“只贷钱给穷人”的小额信贷业务在全球帮助了数百万人口脱贫,而成为今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据报道,值尤博士访问中国之际,中国银监会的有关负责人表示,正在研究小额信贷是否引入孟加拉国模式,研究如何把它引进到中国变为一种比较有效的金融形式。北京大学也锦上添花,聘尤努斯为北大名誉教授。

  

银监会研究尤努斯向穷人贷款的小额信贷模式,北大以名誉教授称号向穷人银行家表达尊敬,这当然是一种好现象,起码通过关注尤努斯表达了一种对穷人的关爱和反贫困的专注,这也是公众所期待的———但总感觉这种异常关注中透着一股世故和浮躁的味道:我们的银行和大学,是因为“诺贝尔奖得主”这一符号才研究和尊重尤努斯,还是因为他的扶贫事业;是浮躁的“政策追星”和“学术追星”,还是真正折服于一种关爱穷人的人文情怀?

  凭着对中国银行和大学的理解,如今对尤努斯的“特别关注”,很可能只是看中其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浮躁的政策和学术追星。

  如果中国银监会真有为穷人办银行的价值取向,为何到今天尤努斯获得了诺奖才开始研究他和他的孟加拉国模式,而不是在诺奖之前。要知道,尤努斯从1976年就开始向穷人小额贷款,90年代初其扶贫的孟加拉国经验已非常闻名,中国银监会怎么到其获奖才开始研究。最重要的是,我们是一个官员“特别好学”的国度,这从其经常出国考察可以看出,各个领域各级官员都特别喜欢到国外去考察先进经验,以至连南斯拉夫的奶牛都认识中国官员了———银行领域在“考察先进经验”上就更擅长了,这从其“言必称国际惯例”可以看出。既然经常出国考察,对国际经验如此熟悉,为何到今天才开始研究尤努斯和他“穷人比富人更有信用”的贷款扶贫模式?

  很显然,不是出国考察没看到,而是因为骨子里的“嫌贫爱富”使他们接受国际经验时的态度是选择性的,考察时只选择那些“嫌贫爱富”的经验。这种“嫌贫爱富”使他们眼中只有那10%的富人,只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只想着把穷人的钱集聚起来贷给他们,甚至

助学贷款都舍不得掏钱。如此嫌贫爱富,眼中怎么会有“对穷人贷款免息、免担保”的尤努斯孟加拉国模式。

  如今所以突然对尤努斯和孟加拉国模式感兴趣,不过是盯着“诺贝尔奖”这个名号罢了。一方面只是浮躁的政策追星,缺乏关爱穷人的政策主见,什么“流行”跟进什么,研究获得诺奖的东西会显得自己很“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只为应付尤努斯获奖后舆论“为何不学尤努斯”的批评。实际上,只要“嫌贫爱富”的体制惯性不改,“研究孟加拉国模式”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让如今中国的银行像尤努斯那样对穷人免息、免担保贷款,等于割他们的肉。

  北大授予尤努斯名誉教授也有这种浮躁而世故的追星意味:我们从来只看到北大不断给诺贝尔奖得主颁荣誉称号,从未见到过北大颁过荣誉教授称号的哪个教授获得过诺贝尔奖。正是这种世故而浮躁的价值倾向,使我们这个国度一直远离诺贝尔奖。

  曹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