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荻秋:高健选择陪聊给北大丢脸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9日08:49 新华网 | |||||||||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本科生高健毕业近半年未找到合适工作,无奈之下在北大三角地摆出招牌招揽“陪聊”生意,以帮助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惑。对此,光华管理学院负责人称,学院02级毕业生平均年薪达17万元,学生根本不可能找不到工作。 这则消息一经发出,就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我想,这主要是因为他是北大毕业生,换成一般院校,大约连新闻都算不上,可搁在北大,这就是新闻。因为它是中国的最高学府
但要我说,这样的关注是丝毫没有意义的。不错,北大选拔的是中国最好的生源,北大的教育资源又是中国最优质的,可是人才培养不是简单的“1+1=2”的数学游戏,“最好的生源”加上“最优质的资源”并不一定能造就“最优秀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出现北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岂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对学习成绩一直并不突出的高健同学来说,选择“陪聊”既是无奈之举,也是积极之举——最起码他没有因找不到工作而自暴自弃,而是试图在谋生与服务社会中找到一个契合点。因此,他的努力和尝试不但无可厚非,而且理应受到尊重。 同时,我们的社会各界,也不应该固守着“天之骄子”的观念来看待北大毕业生,没必要对毕业生陪聊大惊小怪,忧心忡忡。要知道,这毕竟是高等教育大发展年代就业市场的必然走势,我们更应该从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去探究原因,而不是将眼光局限在一人一事上。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光华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的反应了。今年年初,北大毕业生武小锋求职不果在家串糖葫芦卖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北大有老师曾说“北大为有他这样的人而感到耻辱。”其冷漠自私之情溢于言表。相较而言,光华管理学院的负责人的话算不上激愤,但言下之意并无本质区别。 显然,高健同学选择陪聊是有很大压力的,其中之一就是觉得有损光华管理学院的形象,因此,他才一再声明“工作难找首先是自己没好好学习”,把责任揽到自己的头上。可悲的是,高健同学的一番良苦用心,管理学院的领导并不领会,而是本能地采取了“撇清”与“护短”的策略:一方面声明高健已经毕业,陪聊是他的个人行为,与学院没有关系;一方面又宣扬光华管理学院毕业生平均年薪高达17万元,毕业生根本不可能找不到工作。 笔者相信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就业形势是好的,但如此决然地说毕业生不可能找不到工作,却很可能是大言不惭。高健选择“陪聊”,显然不是出于“无聊”,而是“无奈”之举。难道说,有这样的毕业生就臊了光华学院的脸、给光华学院抹黑了吗? 教育者应以德与爱为先,而非自身的脸面和学院的招牌。在就业形势并不看好的情况下,笔者希望北大光华学院的管理者们,还是收起高高在上的虚荣心和面子观,切切实实地为学生的学业和未来人生多做点事吧。(卢荻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