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张明:外汇储备破万亿的问题与对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02:45 新京报

  外汇储备的不断累积,将导致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财政状况稳定性和商业银行盈利性之间的三难选择。而非常规的外汇储备使用,很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和浪费,因此外汇储备的管理必须慎之又慎。

  10月6日,中央电视台援引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报道,中国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持有国。

  值此重要时刻,关于外汇储备的规模是否适度、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和收益如何衡量、外汇储备如何加以应用的讨论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带来的三难选择

  根据有关学者的估计,如果不进行重大的政策调整,到2010年,我国的外汇储备总和将超过2万亿美元,占我国GDP的比率将达到50%以上。

  为了避免外汇储备增长对国内基础货币存量造成的冲击,中央银行将不得不继续以发行央行票据的形式来进行冲销。如果这种方式持续下去,将会造成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错配更加严重。外汇储备作为央行的资产是以外币计值的,央行票据作为央行的负债是以人民币计值的。在2005年末,央行资产中接近60%是外币资产,负债几乎全部为本币负债;预计到2010年末,央行资产中80%是外币资产,负债仍然几乎全部为本币负债。在央行资产负债存在货币错配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外币大幅贬值,那么央行极有可能出现清偿力危机。

  为了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央行不得不发行越来越多的票据来冲销外汇储备的增长。而为了让央行票据能够为商业银行所接受,中央银行或者需要采取行政性手段,或者不得不提高央行票据的收益率。如果采取行政性手段要求商业银行购买,那么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将会显著下降;如果逐步提高央行票据的收益率,这将对未来还本付息产生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在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财政状况稳定性和商业银行盈利性之间存在三难选择,如果不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率,我们在三者之间总是首尾难顾。

  慎重对待多元化外汇储备的各种建议

  中国目前外汇储备在币种结构上偏重于美元,美元资产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约为70%左右;在资产结构上偏重于美国财政部国债和政府机构债,这两者在中国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约为60%左右。币种结构上偏重于美元,形成了美元贬值带来的资产缩水风险;资产结构上偏重于政府长期债券,造成了中国外汇储备的收益率偏低的问题。

  目前关于如何使用外汇储备,国内流行以下几种观点:用外汇储备对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注资、用外汇储备填补社保基金存在的空缺、用外汇储备构筑战略性

石油储备和黄金储备、用外汇储备引进先进技术、成立投资公司代理运营富余的外汇储备(类似于新加坡的淡马锡)、通过QDII来促进国内外汇储备的流出等。

  笔者认为,应该慎重对待和深入分析以上多元化外汇储备的建议。将外汇储备运用于国有银行改制和社保基金注资,属于公共财政范畴内的转移支付,而外汇储备是由贸易顺差和FDI流入累积形成的央行资产,而且背后还累积了相应的央行票据债务,能否将外汇储备作为公共财政支出来源,从功能上和归属上还存在障碍。即使要实现注资,也必须以银行治理机制的改善和社保领域内的反腐败为前提。

  目前

国际油价和金价均在高位运行,可以预测,如果中国大量购买原油和黄金,投机者必然会趁机进行炒作,不知道成本高昂的原油储备和黄金储备对中国而言还有多大的意义。而据内部人士透露,诸如淡马锡等国有投资公司的运作存在很大的不透明性和暗箱操作,在不经过彻底
审计
之前,我们不能贸然相信淡马锡漂亮的收益数据。

  QDII制度则更多的是促进民间外汇的外流,这不能直接缓解官方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的状况。

  增加对美国蓝筹股的投资

  所以,非常规的外汇储备使用很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和浪费。外汇储备的管理必须慎之又慎。笔者认为,目前最现实和最可行的方法,依然是实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调整和资产结构调整。在币种结构方面,应该适当扩大欧元资产和日元资产的比重;在资产结构方面,应该扩大投资于美国机构债和企业债的比重,并增加对美国股市上蓝筹股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方面,央行能够做出的只是微调,大的调整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调整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的时候,还必须关注央行的动作对市场可能引起的反应。如果不能把市场的预期考虑到决策中,可能会使得央行的调整陷入被动。还需要强调的是,优化外汇储备的管理只是“亡羊补牢”。治本之策在于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而这意味着相关政策必须进行重大的调整,在外贸和外资政策方面取消各种优惠措施,将出口导向型增长转变为内需推动型增长。

  □张明 何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