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京茶:解决交通难题,官员不能只说不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02:15 中国青年报 | |||||||||
易京茶 英国环境大臣米里班德近日在议会遭遇尴尬,议员们指责他“说一套,做一套”,倡导英国人为环保放弃私家车的同时,自己出行却从来不使用公交工具。(新华社11月13日)
据报道,事件的起因源自去年10月英国《每日邮报》得到一份备忘录,英环境大臣米里班德在备忘录中呼吁,为了拯救地球,必须增税,迫使人们放弃私家车,使用公交出行。然而,英国议会下议院议员拉塞尔近日对米里班德的交通习惯却提出了质疑。拉塞尔说,米里班德在过去6个月里,从未在因公出行时乘坐过公交车、地铁、电车或轻轨列车,而是享受政府为他配备的车子和司机。 英国环境大臣因未带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受到批评,其中无非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公众希望官员言行一致,在保护环境上为公众做出表率;其二是英国议员对官员的批评不留情面,反映出公众的社会监督颇具威力。 城市机动车的增多所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问题可以说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世界各大城市都在探索解决问题之策。目前通用的解决方法无非有两条:一是大力倡导保护环境,倡导公众尽量少开车上路,比如组织开展“无车日”活动等;二是采取一些必要的限制措施,比如收取中心城区拥堵费,提高城区停车费用,以此限制车辆的使用等。 倡导公众不开私家车,多乘坐公交车,这种倡导官员自身理当带头践行。如果官员不带头就没有号召力,没有号召力和示范力,自然也就不会有好的效果。其次,类似提高停车费、收取拥堵费也是一时之策非长久治堵、治污之策,而且这样的政策很容易导致管理上的不公平。比如,收费对经济条件差的人或许会有效,对经济实力强的却不会有大的影响。 中非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北京市封存了40万辆公车,市民主动响应号召减少私车上路达41万辆,使交通状况明显改观。这说明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问题,非得从“公私”两方面抓起。一方面,官员要带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公车的大量上路,这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另一方面就是要“引流”和“分流”。 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客观地说,我们的公车实在太多,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官员太多。每年我国公车花费数千亿元,甚至一些科处级干部,也享受到了公车接送的待遇,这显然是一种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 缓解交通拥堵,保护城市环境人人有责,尤其是各级官员更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通信工具、电脑非常普及,有时打个电话、发个“伊妹儿”就可以解决问题,没有必要非得开车四处跑。由此,我们一些官员的办公理念也着实得改一改了。 和谐的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想要公众做到的,作为倡导者理应首先做到。否则,只闻其声,未见其行,难有社会公信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