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三峡好人》,对中国变化的真实记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02:45 新京报 | |||||||||
《三峡好人》对中国精准的把脉令它成为今年最好的华语电影。其实如果可能,我真的很希望每个中国人都可以看一下这部电影,然后为自己做一个决定。 “煤矿工人韩三明从汾阳来到奉节,寻找他十六年未见的前妻。两人在长江边相会,彼此相望,决定复婚。
女护士沈红从太原来到奉节,寻找她两年未归的丈夫,他们在三峡大坝前相拥相抱,一支舞后黯然分手,决定离婚。 老县城已经淹没,新县城还未盖好,一些该拿起的要拿起,一些该舍弃的要舍弃。”看《三峡好人》,竟然不提防地热泪盈眶。不期然想到艾青那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似乎贾樟柯的电影里永远都是晦暗的伤感,似乎这种灰色调跟“热爱”这样情感浓烈的词汇是不搭界的,似乎总有人说,贾樟柯的电影离大众太远了。 为什么我们竟然不曾看到?我们本来应该早就看到。小武多么忧伤,那些只能在梦里抵达站台的人多么忧伤。那得了肝炎的年轻人,那冷漠地站在电视机面前的年轻人,那卑微地还在为贞洁发愁的女子,那眼神空洞地望着一把燃烧着的旧椅子的男子……他们跟我们保持着距离,刻意隐藏着自己的忧伤。我们还真以为,这些“边缘人”,只需要在喧哗的空当,给予他们一个同情悲悯的眼神就够了。我们似乎忘了,我们跟他们,其实在同一片土地上苦熬。 似乎贾樟柯总是一个人孤独地在那里,从心里往幕上搬石头,一块一块。 早都说过,不是贾樟柯离大众太远,是我们离大众太远。而《三峡好人》忽然提醒了我,怎么以前竟然没有注意到他对这土地的爱。 与其前作不同,这一次,贾樟柯的主人公们离开了家乡,闯入奉节,在这座废城里展开一段寻访。贾樟柯过去的电影里,主人公总是停留在山西老家。 后来到了《世界》,他们才进入大城市的“世界公园”。而对于我们(观众)而言,不管在哪里,他们所处的环境都是被观看的异地;只有在《三峡好人》里,我们得以和剧中人一样,都成为那里的闯入者。 这是在贾氏电影里观众的视角第一次跟剧中人的视角获得了统一。 也许这就是我才注意到贾樟柯的热爱的原因。 以前有我不在(剧中人)那里的心理预设,现在的预设则变成我(和剧中人)到了那里。这种转向就像是当年《小武》结尾时的那个360度摇镜头制造的转向,我头一次跟他的剧中人完完全全融为一体。对于银幕上展现的那些惊人的废墟,我并不只是个观看者,我跟主人公感同身受,跟他们一起在这座废城里兜兜转转。 这个转向也令我们终于在兜兜转转里后知后觉,发现改变业已发生,发现做一个决定的必要性。 如果我们一直留在这里,我们总是迟钝于改变的发生。而当我们跟随贾樟柯的主人公闯入奉节,这个因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被拆掉的城市,我们才惊觉到整个中国所发生的改变。 《三峡好人》最突出和耐人寻味之处,是过去、现实与未来发生了奇异而惊人的含混。这种含混,不正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含混?完全可以把《三峡好人》视为贾氏对中国现实的又一份真实纪录,而这一次纪录,更可以视为一个关于未来的预言。不,不是预言,因为,未来,已经发生了。 我们对未来都有自己的预期,我们总是在等待着,在未来的某一天,那个改变终将发生。可是,未来在两年前就发生了。两年前,沈红(赵涛饰)的丈夫突然音信全无。沈红在寻夫之旅的结尾,最终发现丈夫郭斌现在已成为当地负责拆迁的“老大”,他早已背弃了爱他的人。我们等待的那个未来,早已被替换成了这个未来。对那个未来的等待,到头来像是这个未来对我们的嘲弄,伴随着尊严与泪水的不停流失。 贾樟柯带着主人公和我们闯入奉节,在废墟上展开了一段寻找,我们共同醒来,一切已经发生。未来不可期,可预言的是将延伸到明天的沉痛现实。 赵涛在沈红与郭斌跳舞告别那场戏的演出,可以视为中国女演员在今年的最佳演出,那一份失魂落魄,其实属于每个惊觉改变已然发生的中国人。 之前贾樟柯就本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中国的变化已经结束了。最大的变化已经结束,剩下的是每个人要面对现实,做一个决定。”《三峡好人》对现实精准的把脉令它成为今年最好的华语电影。其实如果可能,我真的很希望每个中国人都可以看一下这部电影,然后在看完电影之时,为自己做一个决定。 像沈红那样,失魂落魄然而意志坚决地告别,是决定;像韩三明那样,一言不发,找回十六年的赤子之爱,让他热爱的人热泪盈眶,亦是决定。 大豆(广州影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