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乌鲁木齐大面积停暖专题 > 正文

张敬伟:乌市停暖拷问公共危机应急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10:08 中国经济时报

  张敬伟

  据新华社5日消息,由于担任冬季供暖重任的热电锅炉使用劣质煤而发生故障,新疆乌鲁木齐部分片区四日夜间起停止供应暖气,据统计目前约有上万乌鲁木齐市民受冻。新疆专业气象台预报称,乌鲁木齐今晚至明日晨间最低气温为零下14摄氏度。

  眼下淮河以北的中国大地已经进入严冬,大部分地区开始集中供暖。乌鲁木齐远在西北边陲,天山脚下,此时更是天寒地冻飞雪连天。岑参诗云:“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又云:“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联想诗句意境,对照乌市情景,其中冷暖不言自明。乌市断暖公众,如何消受得了零下两位数的煎熬?特别是众多的孩子、老人?不幸的是,据抢修方所言,恢复供暖至少需要三日,看来这上万的乌鲁木齐市民要苦挨几天了。公众不由诘问:这起突发的公共停暖事件由何引起?

  都是劣质煤惹的祸!显然,这只是表象,以之来搪塞公众显然苍白无力而且无法服众。顺着劣质煤的线索,公众很轻易地就能理清其中的逻辑脉络:劣质煤何处生产,何人批准何人具体负责买进,哪个单位做过检测……一路下来,不仅能够找出具体的担责人员,还能厘清其中的监管漏洞。虽然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明显是充满着人为事故的痕迹。对这些明显的瑕疵,不仅是行政公权未来矫正或处理的着力点,也是化解民意诟病,抚平百姓情绪的必然之举。据最新消息,乌市进入供暖季节以来,所需燃料供应日紧,合格优质的煤炭只能有80%的供应,那20%的缺口无奈只能由劣质煤填补。这样看来,隐忧早就存在,警讯犹如定时炸弹会随时让乌市的供暖锅炉瘫痪。但是,某些部门的侥幸心理或比劣质煤的定时炸弹更为危险,这不仅使那20%的劣质煤作祟增添了“人祸”色彩,更使乌市公众的

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威胁。

  事实上,乌市停暖事件不仅敲响了燃料供货环节的问题和人为因素的警钟。更大的警讯还在于警醒了人们对乌市处理突发性公共危机能力欠缺的担忧。一是乌市作为供暖大市,竟然在燃料的市场供应上捉襟见肘,显见缺乏未雨绸缪的民生设计;二是锅炉瘫痪后没有替代锅炉,更是缺乏风险评估和应急能力;三是恢复供暖竟要三日,折射其危机处理能力不足;四是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以及和公众对话的管道,致使民情发酵并带来市场抢购电暖器的风潮。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当国民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时,社会突发事件频发,由此引发的对社会形成较大冲击的公共危机明显增多。因此,自2004年“非典”疫情肆虐以来,中国政府自上而下加强了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认识,各地纷纷将公共危机处理机制的构建提上日程。今年3月9日,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二次全会宣布将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更从法律层面确认了建立公共危机处理应急机制的必要性。但是,从乌市停暖事件观之,建立有效的和适合地域特点的公共危机处理应急机制依然任重道远。

  就事论事,乌市目前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快修复瘫痪的锅炉,尽快回复供暖,民生大事,十万火急。然后就是封存所有的劣质煤炭以防停暖事件重演。最后就是严查担责的单位和人,使其承担应付的法律责任。当然,停暖给乌市市民造成的损失也应得到相应的补偿。

  引申开来,其他供暖的城市也要吸取乌市教训,严查供暖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和瑕疵,将供暖隐患消弭无形。借鉴以往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的行政公权举措,有关部门是不是也组织一次全国性的供暖安全大检查呢?行政他律的补牢,还是非常有效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