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张贵峰:内地孕妇香港产子人数激增的隐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3日00:18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内地来香港生子的孕妇从2004年的3600人急升至去年的8800人,今年上半年更激增至11716人。而6年前,在香港产子的“非符合资格”产妇人数仅为460名。对此,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大感头疼”,香港医院管理局日前召开董事会,拟设立分级收费制度,对所有未接受产前检查的内地孕妇,分娩费将大增逾一倍至五万元。(12月22日《第一财经日报》)

  “香港产子”的吸引力何来?从相关报道提供的情况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在香
港生育的表面费用并不低———平均约2.5万港元,但综合尤其从长远来看,“香港产子”的收益仍十分可观———孩子一旦在香港出生,则意味着可以获得香港居民身份,而与这样一个身份相伴随的又是大量不菲的医疗以及相关社会保障、教育方面的优厚福利。

  以医疗服务为例,正如一位孕妇所言:“儿子在香港出生后,虽然之后他仍会返回内地,但生病时会带他来香港,到公立医院接受相对内地更优质甚至更廉价的医疗服务”。而据了解,按照香港的法律,公立医院急诊是属于公共福利之一,每天的收费只有100港元,包含了所有的床位、餐饮及护士医生的费用。再看社会保障,根据2001年香港终审法院裁定,在香港出生的内地婴儿,可以向香港特区政府申领综合社会保障援助,每月可获近2000港元,且日后还可获得各种不同的生活津贴。此外,诸如9年免费义务教育这样的长远好处,更是不言而喻。(《中国青年报》12月12日)

  很明显,“香港产子”所蕴藏的让人趋之若鹜的种种吸引力,折射出的恰恰正是内地的令人难堪处。先不说别的,且看这些年内地不断攀升的生育费:据统计,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里,生一个孩子的费用已由当初的四五十元一路飞涨为时下的五六千元,甚至上万元,增长100倍以上。一时间,“生不起孩子”成为相当普遍的社会感叹。由此,人们不能不惊叹:虽然当前内地的人均收入、消费水平与香港仍相差悬殊,但在生育费用上,我们大有赶超香港之势。

  而与这种生育费飞涨势头极不对称的又是在医疗、社会保障方面的欠缺。比如,我们的生育保障、费用报销制度,仍是一个囿于孕妇职业、社会身份不同而待遇悬殊的制度———如果孕妇有体面的职业(如行政事业单位或大型国企),那当然不成问题,但是,如果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甚或干脆是农民工、无业人员,那么其生育的保障、报销水平往往就是虚无的了。

  更重要的是,时下我们的公立医院,并非香港那种不分贫富、社会地位对所有居民一视同仁的福利型医院,不仅没有公益性的收费限制,而且更在事实上沦为“有病无钱莫进来”的医疗企业。比如,一方面体现公立医院公共性的廉价病床、病房越来越少,而另一方面,各种以经营为目的的“星级”的特价天价病床却越来越多。于是,一面是各种令人咋舌的天价分娩盛行,一面又是许多地方不断出现的,贫寒群体因付不起高昂生育费,不得不选择家中分娩进而由此酿出的一幕幕生育悲剧。

  内地照搬香港的医疗以及社会福利模式目前看是不现实的,但通过“内地孕妇香港产子人数激增”这样一个事实,以香港的相关制度为镜鉴,反思我们在医疗、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上的缺失,并加速推动相关改革进程,我想,应该是相当必要和迫切的。

  张贵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