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梁江涛:新监管部门为何易成腐败重灾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1日15:37 新华网
一段时间以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多位官员相继落马。2005年7月8日,国家药监局原医疗器械司司长郝和平因涉嫌受贿被刑拘;2006年1月12日,国家药监局原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被立案调查,一同“落马”的还有原药品注册司化学药品处处长卢爱英、国家药典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国荣。12月28日,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又因涉嫌收受贿赂被“双规”。 同一系统内多位官员的相继落马,使药品审批、注册及医疗器械等环节的诸多问题显露出来了,诸如“每年审评万种新药”、“一个药品批文卖千万”等,而药品审评体系也正面临着空前的拷问。为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这样的新热点监管部门会成为“腐败重灾区”呢? 新的热点监管部门如食品药品监管、技术监督、安全监察、环境监察等,掌握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权力,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是正常的事。此外,这些新成立的执法部门与公安、工商、税务、国土、盐业等部门不同,由于起步晚,制约内部权力和规范外部监督的制度明显滞后。 在1998年的机构改革中,国家医药管理局被撤销,国家药监局成立,原该局所属的15家行业协会被移交到药监局。这个成立不到十年的监管部门承担着综合监督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和主管药品监管的繁重职责,面对来自市场经济的种种冲击和诱惑,制度性缺陷成为滋生腐败的主要因素。 另外,政府执法部门之间利益、待遇、福利方面的竞相攀比也是导致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地区经济与各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收入差异客观存在且一度扩大,而同样都吃财政饭的执法部门,有的吃香喝辣,有的却揣着整口袋的发票无处报销。这就在客观上使一些新成立的热点监管部门有了仿效、攀比的动力,牌子还未挂稳,立马就动手建大楼,买“宝马”。如,此前媒体曝光的忻州煤矿安监局仅有10名工作人员,却有四五十间带卫生间的超大面积的办公室,有36套超大面积住房。迫不及待地将公权“兑换”成待遇和享受,成为滋生监管人员腐败的土壤。 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被“双规”和其它几位官员的落马,不过是权钱交易、行业腐败、商业贿赂在药监部门的一种体现。制度性缺陷还需要从制度上入手,而规范制度的关键之举是规范权力。如何使这些新成立的监管部门的权力运作更加科学、规范呢?内部权责明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外部公开、透明,始终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应成为预防腐败的重中之重。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