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乔新生:教育需要透明的不止是拨款数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3日01:02 长城在线(来源:燕赵都市报)

  2007年1月1日,教育部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了2005年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全国教育经费841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教育费附加、企业办的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5161.08亿元,比上年的4465.86亿元增长15.57%。

  这是教育部政务公开的具体表现———在过去的一年,教育部成为众矢之的,原因就在于,公民的教育支出越来越多,而教育收益却越来越少。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全国大学教育方面的开支不断增加,可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首次就业的基本工资越来越低。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学的基本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豪华大学越来越普遍,大学腐败现象越来越多,大学教育收支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公开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无疑能平息虚妄的议论,减少各种揣测。但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仍存在许多疑点。譬如,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5375.94元,比上年的5552.50元下降3.18%。但考虑到全国高等学校学生增加数额,人们就会发现普通高等学校的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仍然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如此庞大的普通高校事业经费支出,究竟是如何分配的,每一所公立大学所占比例是多少,具体数额是多少,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未知数。教育部动辄数亿元的教育追加支出和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工程预算,究竟是通过怎样的程序进行分配的,人们不得而知。当然,从形式上来看,教育部在分配各项经费的时候,总是依据相应的规则进行专家论证,并且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分配方案。但由于“专家遴选”制度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封闭型的逻辑循环系统,这样一来,所谓的专家论证事实上就变成了少数人的内定。教育部的许多专项开支,都是通过这种封闭的螺旋程序,进行教育经费分配。如果不了解这套看似科学,实际上缺乏最起码民主原则的教育经费分配程序,那么,人们就很难理解为什么我国的教育经费浪费如此严重,就很难理解为什么民怨沸腾。

  通俗地说,当前教育领域的问题是,花钱的不负责,负责的不能花钱,真正需要钱的学生和教师,在教育经费的支出方面缺乏任何发言权,在教育官僚体制下,行政主导一切,教师和学生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所以,教育部公布的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只能反映整个国家财政预算中教育经费执行情况,而不能反映教育开支中具体的分配情况。现在公众关注的不是教育部能从国家财政中拿多少钱,而是教育部如何分配国家的财政教育经费。教育部公布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属于典型的避重就轻,根本没有抓到问题的实质。

  如何解决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意见,那就是开放大学牌照,只要具备一定办学条件,都可以举办各类大学,每一所大学都能同等地享有学位授予权,让大学在相互竞争之中,逐渐形成一种自治团体,并逐渐形成自律性公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则只有两项内容,即收集教育信息,提高各大学的透明度;交流信息,促进各大学资源相互融合。

  目前教育部像个“大家长”,包揽一切,通过“扶持”政策将国家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少数几所大学中,使这些大学成为腐败重灾区。这还不如把教育系统确定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比如尝试取消教育部和科技部,成立教育科技统筹委员会,依照全国人大通过的预算经费,定期举行公开会议,确定教育科技发展目标,制定教育科技经费分配方案,防止少数官僚机构挪用挤占教育经费,使宝贵的教育经费成为行政机关的人头费、办公费。

  ■乔新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8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