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晓乐:林妹妹终于变成售货员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06:19 中国青年报

  晓乐

  在某媒体看到一则图片新闻,郑州丹尼斯商场来了一群“林妹妹”,豫鄂两省“红楼梦中人”选拔赛的前5名“林黛玉”在此为自己拉票造势,这也是商家元旦期间促销活动的一部分。看着图片上“林妹妹”们在那里巧笑倩兮,不由叹了一口气:林妹妹终于变成售货员了。试想一下,能够在大卖场拉得到大量市民选票的“林妹妹”,与书中那个孤傲高洁、不入时人眼的黛玉,气质上能有什么相同呢?

  自从北京电视台和红楼梦剧组共同发起“红楼梦中人”的选秀活动以来,此类怪味新闻就层出不穷。有50岁大姐为了竞选“宝钗”,花费15万元整容十余项;有选手持刀威胁评委,然后又辩解;有所谓清秀男老外争演林黛玉,自言脸皮都“撕破”了……

  《红楼梦》电视版上世纪80年代拍过一次,那一次居于主导地位的实际是一群红学家,所以那一次的拍摄才每一件衣裳、每一个音符都有出处;所以才不怕磨时间,把一群大多没有演艺经验的年轻人长时间关在园子里,读书、上课、找感觉;最标志性的是砍掉了恶俗的黛死钗嫁那段,引得看惯了越剧电影《红楼梦》的老观众大为不满。

  但时光飞逝,二十年过去了,商业化浪潮已席卷了影视业,卖座是第一要义,挣钱是主要目的。这次电视红楼的导演是胡玫,胡玫的艺术素养可以信任,但胡玫也是非常讲究“好看”的商业导演。以去年热播的《乔家大院》为例,编剧本来写的结局是,乔致庸和孙茂才因为意见不合而分道扬镳,几十年后,两人重逢,相对欷虚欠,叹息:从商救了国,入仕也救不了国。但胡玫认为不“好看”,强令编剧改写,把孙茂才硬描写成了个混蛋,整出一堆恩怨情仇的事来。

  从这场选秀一开张,我就不认为在宝黛钗这样的主要角色上,制片方会放弃有强大市场号召力的影视明星,而起用毫无经验的选秀新人。光是让她(他)们学会演戏这份时间,制片方就耗不起。至多是零碎几个次要角色,会从选秀中产生。而且,制片方如果真的有心要通过选秀挑人,起码会有一些有针对性的条件,如年龄限制、基本的艺术素养、红楼梦知识等等。而不会像现在这样漫无目的,与一般选秀过程无异,海选、PK、短信投票……你能够想象制片方会使用一个50岁的大姐演宝钗吗?而她还过了一轮!

  我并不反对选秀,但如果这场选秀真如网友所估计的那样,只是给人希望,却不打算给人结果,纯粹是出于商业目的的恶炒。让一大群梦想变成林妹妹、宝姐姐的普通人,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最终白忙一场。那无异于就是在把人当猴子耍。无论饰以什么样的漂亮说辞,都是对“人”这个字的不尊重。

  《红楼梦》之所以伟大,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高山仰止的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曹雪芹对每一个个体的“人”,都有着充分的尊重,无论男人还是女人,王爷还是小厮,好人还是坏人。拍摄一部尊重“人”的伟大巨著,却以这样一种不尊重人的方式开始,雪芹先生泉下有知的话,恐怕也会长长叹息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