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花平子:学费成本核算,教育部会打自己嘴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14:41 星辰在线

  据人民网载,针对目前社会上质疑高校学费走高的呼声,教育部日前表示,自2000年到现在的6年间,高校学费一直都没有调整过,但为了增强大学收费的科学性,并给公众一个说法, 2007年教育部将制定《高等学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根据此办法重新核定现行的大学学费标准是否合理。对此,有人开始拍手叫好,好象从此看到了高校收费标准下调的曙光。可笔者却并不以为然,因为我对这种成本核算的最终结果心存诸多怀疑,我想,教育部总不至于因为大学学费成本核算而打自己的嘴巴吧。

  我非常不想对目前进行大学学费成本核算的可行性进行质疑。因为这毕竟是一项尝试性和探索性的工作,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没有现成的理论可搬,在实际操作上存在很大的难度,很多专家对此已经作过充分地估计,教育部自己也坦言,“大学生培养成本确实很难计算,因为涉及的因素太多”。既然承认“很难计算”,也就说明他们对大学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没有十足的把握。难怪教育部发言人1月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说:“不好说是高还是低,因为现在成本核定办法还未出台,成本核算还未有结果。只能说,出台的标准只会更趋合理,更适合现阶段我国的国情。”

  所以,我更愿意从情理上对大学学费成本核算的结果进行一下分析和推断。我认为,教育部实施这项举措本身存在很大的风险性,这种成本核算从一开始就注定将面临一个二难选择。因为,如果通过成本核算,得出“现行收费标准的确过高”的结论,那就意味着从2000年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执行着一个错误的大学学费标准,同时也意味着这几年我们的大学多收了咱们老百姓无数的血汗钱。如果真如此,教育部难道不是打了自己的嘴巴?打了嘴巴不要紧,谁又会对已经错误执行了6年的收费标准负责呢?这恐怕才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另外,如果通过成本核算,得出“大学收费标准仍然偏低”的结论,那就意味着大学学费可能还要上涨,这可违背了广大社会公众的初衷啊,我相信没有哪个老百姓会答应!所以,大学学费成本核算究竟要作出什么样的结论,这对教育部来说还的确是个难题。

  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大学学费成本核算也是。如果说这种成本核算将极大维护广大学生家庭的利益,那么它必将影响广大高校甚至教育主管部门的利益。从目前高校的反应来看,好象没有几所高校对大学成本核算表现出应有的热情,反而有些冷淡。因为他们明白,要建立大学学费成本核算制度,势必会要求各大学建立成本核算、开支报告、预算公示等一系列制度,并从根本上转变现有的办学管理模式,这可是伤筋动骨的事情,象很多年前推行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样,要打破现有的体制谈何容易!再说,如果通过大学学费成本核算,确定现行的学费标准收高了,要降低收费标准,在不加大财政投入的情况下,大学如何维持正常的运转(现在有多少大学还欠着帐啊)?所以,在大学学费成本核算这一问题上,相信教育主管部门最终还得考虑广大高校的利益,照顾一下他们的面子和情绪。然而,一旦高校改革的主观愿望或者说改革第一主体缺位,大学成本核算又如何能够顺利进行?倘如此,这种成本核算的最终结果也就更加值得公众怀疑了。

  因此,我还是奉劝广大社会公众,没有必要对大学学费成本核算的最终结果抱过高的期望,更不可盲目乐观,既然教育部重新核算大学学费的目的是要给广大民众一个交代,那么它总会找到“学费并未偏高”的理由。对广大老百姓来说,只要以后不继续上涨大学学费,也就满足了他们获得所谓知情权的基本愿望。给个交代总比一笔糊涂帐要好啊。这就象很多价格听证会一样,会是开了,意见也听了,价格却还是照涨不误。

  当然,笔者也并不是不赞成对大学成本进行一个科学核算,什么事都得讲个依据不是?只是我认为大学学费成本的核算极其复杂,需要很长的准备过程,没有必要勉为其难地想在短期内就取得什么成效。在大学学费问题上,教育部目前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可做,那就是在暂时认定的培养成本下,如何将 “大学学费由学生家庭分担25%”这一规定认真抓好落实。谁都知道,目前高校现行的学费标准根本没有严格执行“25%”这一分摊比例。有人计算过,我国学生家庭目前所分摊的高校教育成本比例实际已经达到了44%(教育部自己提供说目前培养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折衷成本是1.2—1.5万元,而每个大学生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约为5000元、住宿费约1200元,共约6200元)!你说,连这个基本的分摊比例都不能落实,进行培养成本核算又有多大的意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