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火曼:春运难题的症结在于铁路投资失当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08:45 南方报业网
火曼 铁道部昨日宣布,2007年春运火车票价格将不上浮,而且今后也不再实行浮动票价机制。至此,备受争议的铁路春运票价上浮问题终于尘埃落定。毋庸置疑,经济和安全的特征使得铁路成为中国老百姓最倚重的长途交通工具。之前,春节期间铁路票价上浮一直受到大众与媒体的广泛质疑。如今,惠民政策的最终出台,当可以说是民意与舆论的一次胜利。 但是,这样的胜利并不值得我们过于欢呼,因为铁路票价不浮动,可能意味着春运期间购买火车票更加困难,火车上更加拥挤,而服务水平更加降低。这样的微小变化,并不能够触及到铁路系统症结的深层肌理。 从经济学供求理论的角度来看,导致铁路春节涨价冲动的根本是系统内严重的供给不足,而这一供求矛盾却是由于资金短缺造成的。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要达到10万公里,初步估算投资规模将在2万亿元以上,平均每年投资额在1300亿元以上,其中资金缺口在600亿元左右。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并不是区区涨价所能填平的。虽然大多数百姓认为春节期间铁路涨价令其利益受损,但对于铁路部门而言,春节涨价的确具有一定的削峰填谷作用,而且在此期间增开的临时客车、增加的人员服务、减少的货运列车等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抵减了票价上浮带来的经济利益。 因此,在大众长途交通供给严重不足的背景下,无论使用价格杠杆、加强监督、抑或打击票贩子等等措施,其本质都只能是游离于肌理之外的点缀,而非切中根本的绝杀技。真正需要追问的是,为何在连年的春运困难早已是尽人皆知的情况下,却一直都无法得到缓解? 事实上,导致春运难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财政支出结构和支出效率不理想。 据国家税务总局称: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3.7万亿元,比上年增收6770亿元,增长21.9%。税收的增加无疑增强了国力,而如何支配巨额的税收收入也在考验着政府公共财政的支出效率和能力。其中,大众交通项目投入冷热不均所造成的结构性、瓶颈性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关注。而发生在铁路系统的春运弊病,正是这一问题长期待解的真实写照。 上海磁悬浮快速列车干线工程是上海交通现代化的标志,其建造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浦东国际机场到上海市区的快速交通问题。然而,从实际运作情况看,它在更大程度上却扮演着观光项目的角色。自运营以来,磁悬浮列车的客流量每日约为8000人次,相比超过90亿元的巨额投资,资金回笼遥遥无期。但这样一个投资巨大的项目,从上马到正式运营也就5年左右的时间,整个过程实现了“磁悬浮”般的速度。 与上海磁悬浮项目建设的“速度快、投资大、效益低”形成明显对比的是京沪高速铁路的屡屡“难产”。现有的京沪线近10多年来一直超负荷运行,已成为全国最繁忙、密度最大、运输最紧张的一条铁路。然而,这样一个惠及国民的铁路建设项目,却在历经15年的论证后才正式获准立项。昨日又有消息称,该项目虽然立项,但因为用地等问题,开工尚待时日。 事实上,铁路乘客也面临着冰火两重天的境遇。如今,在全列软卧的京沪高速列车上,乘客们享受着“星”级待遇:车厢干净整洁、服务热情周到,列车提供免费晚餐和一次性洗漱用品,并确保一站式、准点到达目的地。而安徽阜阳、四川成都等地的外出务工者却往往要提前很久站队等候上车,为的只是多抢一点行李架位;车厢内人满为患,甚至在卫生间内也站满了乘客;为让路给特快列车,他们乘坐的列车不得不晚点进站…… 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以税收持续增长为标志的国力昌盛当可成为常态,但是纳税人上缴的税金须为民众带来效用更大的成果。资金短缺或许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即便如此,在公共资金的投向上也应当首要顾及民众之切肤之痛,而非用于形象工程。区区一个春运票价上浮不值得过多欢呼,只有当我们听到“阜阳、成都”这些名字,不再看到外来务工者面对火车渴望而又无奈的目光时,才是值得我们由衷欣喜之时。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稿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