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新京报:教育应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14:58 新京报

  《中国新闻周刊》日前有一个有趣的调查:今日中国的城乡教育观念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截然反差:在乡村,新的“读书无用论”大幅度抬头;而在城市,包括北京、上海等中国最现代化的大都市,教育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家长们不惜工本追求的目标,这种教育崇拜或是教育迷狂,几乎无法用纯粹经济学的规律来解释。

  这样的结论跟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感受相同。在它的背后,包含着大量亦喜亦忧的信息,对教育的过度崇拜和过度轻视,都不是一个理性社会的应有常态。面对城乡教育观念“两极分化”的事实,我们应该拿出更好的政策来应对。

  在中国乡村“读书无用论”抬头的背后,负面的一方面,是大学扩招和高收费使得农村孩子越来越读不起书。一家人倾家荡产,供养不起一个孩子上大学;即使上完大学,在就业压力下,来自农村的孩子找到好工作的概率也远远低于城市孩子,即使是毕业于同样的大学同样的专业,前者也“甘拜下风”。

  按行政资源从上到下的分配体制,通过读书进入大城市,更多地分享国家资源,这是一条太遥远的路径,像一条黑洞洞的甬道;而围绕你的现实是学费、生活费、垂老的父母,还有几乎没有升学希望的教育质量。

  在这种情形下,“读书无用论”的抬头是一个非常理性的现实选择。但它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它使社会的“起点公平”遭遇城乡断裂的危机,使社会底层人士进入国家

公务员队伍的通道,遭到拦截。

  有可能导致农民、进城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进一步受到政策和法律的漠视,从而由起点不公带来更多的社会不公和不稳定。因此,如何确保更多的农村孩子愿意上学而且上得起学,应该成为大学、政府和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问题。

  从好的一方面来说,今日乡村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是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其中也有一些积极的因素。除了参军和上大学,农村孩子再没有途径跳出农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虽然户籍壁垒依然坚硬,但各种阻碍自由创业精神的东西正在被开放的市场冲得七零八落。

  这种变化在沿海一些私营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最为明显。十多年前,在那里,国有部门的收入相对下降,而通过个人创业、

出国打工、从事商贸活动所获得的收入相当高。

  面对着人生的多元前景,读书当干部开始不再是所有人认为的人生最优选择。这些年来,尽管有相当多的人仍把读书当作惟一出路,但其中透出的市场化的信息愈发不容忽视:人们的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学校的那点知识和方法,而包含了相当多自我奋斗和创新的成分。

  而城市的教育迷狂,则说明在今天的城市里,一方面竞争越来越激烈,文凭、学历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我们的教育在自主创业精神的培养上,并不成功,才使得人们被迫在同一个标准下你追我赶。

  有人寄希望于城市中产阶层的觉醒,因为城市的中产阶层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他们的下一代可以试着选择自己喜欢的而不是热门的专业就读。的确是这样,我们的教育必须注入更多的创业精神和娱乐精神,在人们的面前展现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在一个健全的社会,教育应该教给人们更多的自由创造精神,而不仅仅是知识,更不是由某个惟一的知识标准来确定社会的主流通道。它应该全面发挥市场的力量,让一切经商的、打工的、上大学的、自主创业的、自由职业的,等等,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主流的一分子。那时,学习的途径会多种多样,甚至成为人们的终身追求,而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也将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让多数孩子成为少数高考“中举”者的“陪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