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王军荣:民工亲子沟通,关键不在于电话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4日00:11 红网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农民工子女问题课题组向北京市科协“七大”提出的提案中建议,给民工提供基本的电话费用,指导有子女的农民工进行科学有效的亲子沟通。(据《北京晨报》1月13日)

  我从心底里对课题组成员表示敬意,可惜的是这一建议并不具有实践意义。如果要真正实行的话,带来的诸多问题是很难解决的。首先,电话费由谁出?外出的农民工数量是庞大的,其“留守儿童”的数量同样是庞大的。其次,电话费如何给?即给的标准如何定,每一个农民工领到多少电话费,让其每个月通几次电话,每次电话要通多长时间?第三,如何保证该电话费就是用在亲子沟通上?此外,发放电话费也是一项费力的工程。

  教育子女是很复杂的事,总得来说,父母与孩子经常相处、沟通能够使孩子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自己也知道教育子女的重要,他们也知道将孩子扔给老爸老妈,不是件明智的事。可有什么办法?为了生活,为了赚钱养家,不得不忍心离家远走,不得不远离自己的孩子。在生活的困境面前,教育子女是要被让位的。

  退一步说,即使拥有了电话费,又如何?一方面他们的工作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每天都能和自己的孩子通电话,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另一方面,教育孩子仅靠电话是不行的,要面对面的交流才行。孩子出现什么异样,也要面对面的观察、交流才能解决。电话交流是无济于事的。

  民工的孩子同样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问题实际上也是社会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农民工子女问题课题组于2005年和2006在北京、重庆和贵州三个省市,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布点和采样,发现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严重的问题。“各地公安系统对未成年人盗窃、抢劫类犯罪统计,有些县城中甚至有60%以上的案件是留守儿童作案。”

  解决民工子女问题,是个系统工程。首先,城市要具有海纳百川的心。尽量的容纳农民工的子女,而不是有意的提高其就学的门槛,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也不是说取缔就取缔;其次,农村的教育要发展。新农村建设,关键还在于农村教育。新农村应该有新教育。农村的教育发展了,孩子的不良问题会相应的减少。

  民工亲子沟通,关键不在于电话费,而在于社会为民工考虑得太少了,做得太少了。

稿源:红网 作者:王军荣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81,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