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廖晓义:参与环评,以公民的名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4日01:13 新京报

  继两年前第一次环评风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再次采取重大行动,通报了总计投资1123亿元的82个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钢铁、电力、冶金等项目,首次启动“区域限批”政策来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迅速扩张趋势。它再次表明了政府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的决心,以及从源头减缓社会冲突、构建和谐社会的胆略。

  “2006年,全国重大环境污染事故161起,平均每两天一起。环境投诉已达6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30%”,面对触目惊心的数字,每个公民都很难无动于衷。这些取之无道和取之无度的开发,将把中国引向环境失调、经济失控、社会失衡的灾难深渊。环评的功能,不仅在于污染控制,还在于减少或者遏制因为不适当的和违法的开发所造成的社会矛盾与冲突,有助于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定。

  区域限批,这一行政力度的强硬后面,是环评的法制程序的疲软。一个发人深省的事实是,这些重大违法事件,是在2003年9月1日环评法正式生效已经4年的今天发生的,它说明环评法的实施任重道远,使得想有作为的政府环保部门不得不借助一次次的“风暴”来推进。在风暴和勇气后面,我们再一次读出了环评的制度性缺陷,也再一次反射出公民参与意识的淡薄。

  为了落实环评的法制建设,最要紧的是建立包括信息公开和法律问责在内的公众参与机制。国家环保部门在2006年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为鼓励环评的公众参与提供了具体的途径,应该使之广泛普及和培训,并建立社区层面的公众参与:监测环境质量,监督环境执法,参与政策建议,选择绿色生活,传承和谐文化,让公众成为政府执法的强大助力。

  除了环评的法律机制亟待完善,生态道德的缺失也是急需全民族的关注。在心中建立起平衡和谐的生态大法,才能真正建立起按照宇宙规律办的一个个人间小法。当短视的经济指标成为全社会惟一的价值取向时,当排除了环境、心灵乃至健康的GDP指标仍然是政绩考核的惟一尺度时,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是很难落地的,环评也很难引起公众关注,并走上制度化的轨道。建立绿色GDP的价值体系,治理心灵污染和心灵的荒漠化,重构天人合一的精神家园,这是中国需要的另一场心灵的环评风暴。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和个体可持续的生存,需要绿色GDP导航、环评法制护航,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巨型列车才不至于倾覆。

  如今,世界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倍增,世界对中国的目光,不会仅仅限于北京或北京的场馆。如果因为少数商家的利益,而让一个民族的承诺失信。各地的环境违法事件,不仅有伤国格,更有伤国体,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体。环评,不应该是政府环保部门的孤军作战,而应该变成社会各界共同的呼喊。

  当我们为环评风暴叫好时,平均两天一次的重大环境事件仍在发生,下一个灾难,很可能就在你身边,直接的受害者,可能就是你本人。你所需要的不是抱怨和等待,而是支持和参与。

  关注环评、支持环评、参与环评———以公民的名义。

  □廖晓义(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0,5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