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舒圣祥:大学学费应根据人均国民收入核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17:16 观察与思考

  大学学费与人均国民收入出现的严重“倒挂”,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浙江杭州 舒圣祥

  近来,社会上质疑高校学费太高的声音不断传出,但教育部表示,大学学费标准自2000年以来6年间就从来没有 调整过。大学学费标准一般来讲是按照每名学生培养成本的25%来收取的。“但学生培养成本确实很难计算,因为涉及的因 素太多。”教育部称,2007年将制定《高等学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一旦该办法出台,高校收取学费就有了依据,也表 示教育部将根据新办法来重新核定现行的大学学费标准是否合理。(1月4日《北京晨报》)

  无论如何,制定《高等学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也算是教育部对“大学学费昂贵”的社会质疑的一个积极回应,是 一种“有为”的正面意思表示。但是,在“大学学费标准6年间从来没有调整过”这样的官方语境下,公众看待这一政府作为 ,却很难高兴起来—条件反射式的,人们更愿意将之视为一个“即将涨价”的暗语。

  在我看来,公众更关注的,其实不是高等学校生均成本的核定办法是否合理,而是“按学生培养成本的25%来收取 学费”的规定本身是否合理。如果后者本身是不合理的,那么,即便前者制定得再合理也是枉然。而且,正如教育部官员所言 ,“学生培养成本确实很难计算”,哪些该计入成本,哪些又不该计入,一次性投入的成本该如何分摊,这些都没有定论。换 言之,学生培养成本天然具有“不可核定性”:一方面“可塑性”太强,另一方面博弈双方力量对比又强弱悬殊,正义的天平 很难保持在水平的位置上。

  与“不可核定”的学生培养成本相比,人均国民收入数据显然更值得信赖。事实上,人们质疑大学学费昂贵,也正是 基于人均国民收入的角度,即国民承受力的角度:10年间,我国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飙升至每年5000元到800 0元不等,学费猛涨约20倍,而人均国民收入却增长不到4倍。大学学费与人均国民收入出现的严重“倒挂”,才是问题的 关键所在。现在,既然要重新核定大学学费标准,岂可置人均国民收入于不顾呢?

  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品,理性的大学学费价格,首先必须是国民可以承受的价格。所以,以人均国民收入作为参照, 来核定大学学费才更合理。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大学学费一般占人均国民收入的20%左右。美国人均国民收入是3万多 美元,每人每年5000美元的大学学费仅占年人均收入的1/6;2006年,英国大幅提高大学学费后达到每人每年30 00英镑,即便如此,大学学费仍只占英国人均收入1.5万英镑的的1/5。而我国呢?按照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的说 法,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人均学费占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一直维持在50%上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而且,这还 没有考虑我国严重的贫富差距。

  经过简单的算术计算,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要在大学学费上“与国际接轨”的话,那么,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 均国民收入1740美元来计算,大学学费不应该超过280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我国现行每人每年5000元到800 0元的大学学费,应该下降44%到65%左右。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