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周黎明:艺术片的出路只在艺术院线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01:45 新京报

  从目前的观众格局及电影发展方向来看,艺术片不应把眼光仅停留在艺术院线及跟大片鸡蛋碰石头这一条出路上,而是强化自己的定位,从真正的消费者那里获得回报。

  在进口大片和国产大片的双重夹击下,国产艺术片的日子很不好过。去年底《黄金甲》和《三峡好人》同档期上映,引发了不少对艺术片前途的讨论,其中不乏将艺术片困境归咎为国内缺乏专门艺术院线的声音。今年初,有关部门就表示将“重视小成本艺术电影的上映问题”,把“建立特色艺术院线的想法写入了2007年的重要议程之中”。(见1月6日《京华时报》)

  靠保护无法长久发展

  有关部门重视艺术电影、准备开辟艺术院线有值得肯定之处。而兴建专门的艺术院线或者在现有多厅影院中开设专门的艺术片厅,这种措施是否可行,关键在于所放映的艺术片是否有市场。站在放映商的角度,无论大片小片,国产片或进口片,只要能给他带来单位利益最大化的影片,他一定乐意放映。无需责怪人家“觉悟”不高,谁开电影院都得这么做。

  很多人希望政府充当金主角色,因为电影不纯粹是商品,它有教化、宣传的作用,所以应该效法欧洲做法,或者像优待国产大片那样为小众文艺片开启一扇扇方便之门。这种思维若在计划经济时代尚情有可原,但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氛围中实属好心开倒车,不可能长期收效。

  首先,对于国产大片的种种特殊保护政策有“擦边球”的性质,多数摆不上台面,只能作为过渡时期的权宜之计;其次,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也会附加对影片内容的要求,而这些条件很可能不利于必须保持特立独行精神的艺术片;当然,最重要的是,温室里的花朵永远经不起大风大浪的考验,保护措施能够暂时延长寿命,但没有哪个电影市场的蓬勃是靠保护维持的。

  艺术片的真正敌人不是商业片

  诚然,我们的放映商应该给予艺术影片多一些关怀,尤其在档期安排上平衡主流商业片和小众艺术片的利益,既给观众一个多元的选择环境,同时提升自己的品牌档次。但作为制片方,尤其是编导,应该明白个人表达和寻找观众这两者之间是有内在矛盾的。

  而作为整个产业,每一种影片都有自己的地位和价值,商业片和艺术片在很多层面上都是互补的。

  艺术片的真正敌人不是商业大片,而是整个观影习惯的巨大改变。在西方,艺术电影的全盛时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录像带和有线电视尚未面世,艺术电影在求知欲旺盛的大学区和知识结构较高的大都市得到追捧。如今,所有影院观众逐渐被新的媒介分流。比如,有线电视及付费电视不像无线电视网那样必须播映老少皆宜的节目,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专播小众艺术片;而影带影碟的流行彻底消除了观影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在美国,即便是一部商业大片,影院票房所占总收入的比例也越来越低,约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可见电影院早已不是一部电影最大的生财之地。

  艺术片应开创盈利新平台

  我们的艺术片将眼睛紧紧盯着电影院,一是出于惯性思维,认为只有影院放映才是“正道”,影院有一万人看,胜过百万名观众看碟;其次是经济利益,我们的影碟市场极不规范,盗版猖獗,制片商无法从影碟发行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后者的问题和目前市场不规范有关,无法保障电影从业者的合法权益。说实在的,一张正版碟在10元左右,跟5-7元的盗版碟相差不远,因此价格因素不再是主要杠杆,也就是说,影碟完全应该成为制片商(尤其对于艺术片)的重要收入来源。

  在我国,艺术片不可能重走西方当年的黄金老路,因为外在条件已截然不同。

  但是,在主要城市的高知识区,潜在观众相对集中,因此,有针对性地兴建少量艺术影院,细水长流地放映高质量的小众影片,从经济上应该是可行的。

  但艺术片创作者必须认识到,撇开竞争和盗版等因素,艺术片作为内容,跟影院作为放映媒介,并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影院观影有其特长,其一是声画效果,其二是集体性,无论艺术水平如何,大片符合上述第一点,而喜剧和惊悚等类型片符合第二点,因为一群人一起笑跟一个人笑会带来不同的快感,而惊悚片尤其适合青少年成群结队到影院观看。以触动心灵为己任的艺术片,是最能脱离影院环境的,有时甚至是最应该,因为艺术片的体验更为私密,而且观赏艺术片的群体年龄略大于商业动作片,其时间成本较高,因此出门看电影的意愿较弱。

  从目前的观众格局及电影发展方向来看,艺术片不应刻舟求剑,把眼光仅停留在艺术院线及跟大片鸡蛋碰石头这一条出路上,而是应该在巨变大浪中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强化自己的定位,从真正的消费者(如买碟、下载等族群)那里获得应得的回报,并借助新兴科技开创自己的平台。

  □周黎明(北京影评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