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张冲:那一天,广州的道路还会堵塞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10:01 南方报业网

  身在广州,说到交通,人人都有怨气。为平息大家的怨气,有关部门总是以“超前规划”给大家以望梅止渴式的安慰。从立交桥到内环路到地铁×号线,一路利好消息不绝于耳。最近更是提出了一项新的长远规划,广州要以中山大道为试点,要建快速公交系统,用洋名字缩写叫BRT。而且计划到2010年,BRT路线将达到11条,近200公里。到“那一天”,“市民往来市区无阻碍”。

  本着朝前看的精神,这规划实在太诱人:巴士的价钱、的士的速度、地铁的感受。一名曾经在BRT的发源地、巴西的库里提巴亲身体验过这一公交系统的朋友言之凿凿地说“的确不错”,这的确让我觉得,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人们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在朝前憧憬未来时,总喜欢不断地向后张望,看看过去是如何走过来的。如果我们在期待BRT时也抑制不住向后看的意愿时,那雄心勃勃的BRT规划所能带来的欣喜立即要大大缩水了。

  的确,站在每天都要在广州出行的人的角度来看,十多年来,广州的交通变化真是日新月异:起初,汽车

摩托车自行车混杂如潮水,共同涌动在绿阴覆盖的狭窄马路上,那时就有点堵。后来渐渐堵得慌了,于是在道路开挖-填上-再开挖-再填上的循环中,绿树被一棵棵砍掉,车道越来越多,自行车道渐渐消失;高架桥倒是多了,一层一层地架,令人眼花缭乱而且遮天蔽日,但还是堵;于是,内环路也通了,还经常从高层住户的窗前经过;地下也开挖了地铁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而且还要挖下去;交通管理也越来越严格,自行车踪影已经很难寻觅,摩托车成天躲躲闪闪,马路上白线也刷了又刷,改了又改——然而,让人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是,广州的小汽车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拥挤。

  这样的现实让人们不得不回想,当初要架高架桥之前、要建内环之前、要建地铁×号线之前、要打通一些“动脉”之前……有关部门不也都是意气风发、信誓旦旦,搬出“专家分析论证”、援引“国际成功惯例”,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在堵塞的时候安慰自己“到那一天就好了”吗?然而一次又一次“那一天”来临的时候,我们才发现“那一天”还是很拥堵。

  等到BRT时代来临时,我们等到的还会是“那一天”吗?如果还是的话,我们倒真要问问有关部门,你们是否真正进行过开放式论证,让全民都参与讨论过方案?你们是否对那些完全可以预料的问题视若不见,走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中?

  或者,有关部门干脆像我那位体验过库里提巴的BRT的朋友悲观地预测:国际性大都市里,交通问题永远解决不了。他说,库里提巴BRT有效,是因为它只是个中等城市,而且之前的交通也不是非常拥挤。

  作者:张冲   稿源:

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