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修仰峰:别把故宫星巴克意识形态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00:06 红网

  在故宫一角,知名咖啡店星巴克在这里开了6年。近日,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在博客发出抗议,认为“故宫里的星巴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要求星巴克从故宫搬出去。芮成钢告诉记者,博客贴出后,点击量陡增50万,许多网友表示支持。(1月16日《新京报》)

  央视主播、故宫、星巴克这几个有份量的关键词组合在一起,立刻使“故宫里的星巴克”成为极具刺激性的公共话题,惹来无数口水,而矛头最终又指向让国人敏感无比的“中西文化冲突”。

  问题真那么严重吗?游过故宫的人都知道,所谓“故宫里的星巴克”,其实就是在偏居故宫一隅的“九卿房”中,摆了两张小圆桌、6把椅子,还有一个小柜台。这样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洋咖啡店,和故宫里此起彼伏的中国商铺比起来,太不足微道了。有网友说得好,相较于追着游客兜售纪念品、食品饮料的商贩,“故宫里的星巴克”算很克制了,不烦人,也不滋事,只静静呆一边,等候有需求的消费者上门。

  如果这样的小店都在“糟蹋中国

传统文化”,那遍布北京乃至全国的数量众多、大规模经营的星巴克连锁店岂不立马要把我们的文化传统消弥于无形?事实上,星巴克店越开越多,我们的传统仍在,而且中餐店也不断漂洋过海,在欧美国家的中心地带扎根,怎么不见他们说“中华文化糟蹋欧美传统”?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句古语放在“故宫里的星巴克”事件上是比较恰当的,这家店主的本意无非是想赚钱,而故宫管理方引进之,也无非是想在故宫商业化运作上多一些国际化的成分,落脚点仍是经济效益。耐人寻味的是,普通的商业经营形态被无限放大,最后与文化冲突挂钩,在此之下,“故宫里的星巴克”已经不是咖啡店了,而是西方文化霸权的象征与道具,不驱赶则“国无宁日”。

  把商业经营意识形态化,然后对“故宫里的星巴克”展开批判,这在民族情绪上很解气,却会掩盖更为重要的问题。在我看来,“故宫里的星巴克”如果有问题,也只与

文物保护这一命题有关——在故宫开设洋咖啡店,会不会有损故宫的协调性与整体规划。

  如果星巴克店的存在真的妨碍故宫的保护,首先受谴责的也不应该是星巴克店,而应该是故宫管理方。故宫作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世界文化遗产,对它的保护有着极为严格的法律与规定。很明显,就算星巴克店店主“心怀不轨”,如果没有故宫管理方允许,他怎么可能得逞?有意思的是,有报道说,星巴克店店主抱怨说,正是故宫管理方6年前的盛情邀请,他们才入驻故宫的。

  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出来了,“故宫里的星巴克”只是故宫商业运作链条上的一小环节,它的存在说明故宫被过度开发这一点。因此,与其气势汹汹地盘问星巴克店店主:你为什么会在故宫,不如质疑管理方及有关监管部门:你们为什么让包括星巴克店在内的这么多商店进入故宫?无视文物保护法规,把世界遗产当金字招牌,进行急功近利的开发,得到的只是短期利益,动摇的却是文化传承根基。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训太多了。

  为了捍卫故宫的纯洁性,必须评估星巴克店以及其他众多中国商铺对故宫保护的不良影响,以确定是否要将他们请出故宫。如果哪一天“故宫里的星巴克”消失,我希望是因为它对故宫的保护存在威胁,而不是别的什么原因。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有效办法遏制有关方面把世界文化遗产当作谋利工具的存在,他们的趋利性才是“故宫里的星巴克”事件中的“罪魁祸首”。

    稿源:红网 作者:修仰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