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帆:蒋介石的因噎废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10:06 东方网
林帆:蒋介石的因噎废食

    作者:林帆      

  日前接待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同学,偶尔谈到我们现行的简化字,带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趣闻。事情也很简单,他说:蒋介石曾两度意欲规范和公布简化字,一次是在上世纪20年代末;一次是撤退到台湾的1952年秋……以后共产党政府进行文字改革与简化;基于仇视共产党与新中国,表示“势不两立”的原则,在台不但不实行文字简化,还反过来把使用简体字无限上纲到“政治正确”的高度;并坚持称自己写的是“正体字”,意指“中华民国”才是继承中华正统的唯一合法代表。这就把文字改革和简化这一单纯文化议题,涂上一层厚厚的政治色彩,上升到政治高度,从此使台湾不敢再“越雷池一步”。

  老同学还有感而喟叹:这真叫因噎废食!

  “因噎废食”?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此举,可谓说到点子上了。它典出《吕氏春秋》,在我们中国已经习用了两千多年了;是谓“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后人用以比喻因小而废大,或者怕做错事索性什么也不干。(《辞海》释义)汉字,不过是一种符号系统而已,并非一成不变的;但却是关系到国家的精神文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效率与速度——事关春秋万代,非同小可。汉字的繁体字笔划繁多,不胜其烦,更不便于书写,有碍于文明文化的传播。如果仅仅是为了政治上“划清界限”,明明可以舍繁就简,偏要一意孤行,那就说明其偏激之不可及,其固执亦殊属惊人;是典型的“因噎废食”!

  汉字简化是大势所趋,谁想阻挡它,无疑“蚍蜉撼大树”。因为传统的“六书”已经概括不了现代汉字,随之“象形”、“指事”、“假借”、“转注”也不再适用。正如一位文字学专家所指出:“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字形、语音和字意等方面的变化,有很多意符和音符失去了表意和表音的作用,变成了记号”。(引自《汉字书同文研究》101页,香港鹭达文化公司2003年7月第一版)记得我唸小学就知道舍繁就简,已经习惯成自然了。比如那个“萬”字,我就常常顺手写成“万”,“金”字旁的字,统统写成“钅”该多省力?果不其然!如今许多简体字是老相识,简化仅仅是“拿来”且用就是了。真的,从实践上看,汉字早在不断地简化,从它形成的早期即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开始“蠢蠢欲动”,稍后自史籀取仓颉形意为大篆十五篇,及秦又减小篆为隶书,至汉时出现章草……无不体现了汉字简化过程自古以然。据考:“80%的简化字是古已有之的。”更具体地说:“现行的简化字,绝大多数来源于历代的简体或俗体;有不少源自古代的草体字;还有一些还是‘古本字’和‘通用字’”(同上书,100页)说到俗体,还得唠叨几句。因为俗字本来就是一种异体字,流行于民间的简体字很多是人们喜闻乐用的俗字。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乾隆时的宠臣和珅在花园里建造了一个亭子,热衷于附庸风雅的他便请纪晓岚为新亭题匾,没几天纪便把匾文送来,是“竹苞”二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如竹之苞”,意为如修竹一样茂盛。殊不知纪晓岚借此另寓他意,给和珅开了一个大玩笑。古时的“個”才是正体,“个”只是个俗字;“竹苞”也者,拆字则成为“个个草包”,是讥笑和珅的。而今天我们简化汉字“个”,正是当时不登大雅之堂的俗字。这也是一种“以民为本”的体现嘛!

  至于我们现行的简化字,是1956年才由国务院颁布《汉字简化方案》之后日常使用的汉字体系,都整整半个世纪了。历史证明,《方案》实施,举国上下欢迎,不啻为建国后的一大贡献。而这样现成的文化遗产,蒋介石居然视若罔闻,只因自己的偏执而拒之门外,实在匪夷所思。即使“道不同,不相为谋”吧,可也不必“因噎废食”呀!

  当然,我只是比较繁简而言的。汉字最终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这,我们恐怕看不到了。虽然方块字(不论是繁体还是简化)很可爱,但毕竟是独木桥;汉字要走向世界,拼音汉字才是唯一的康庄大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