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祝颐:红头文件卖教师岗位,政府公信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6日14:12 南方网

    作者:叶祝颐

  “本科2万,专科起点本科4万,专科5万,中师7万。”最近,河北省平乡县出台了一份名为“关于公开招录中小学教师的实施方案”的文件。文件明确提出,被录取教师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本着自愿原则,交纳2万~7万元不等的师资培训进修费,过期未办理交费手续者按自动放弃对待。(中国青年报1月26日报道)

  据有关领导解释,平乡县是省级贫困县,财政困难,县里决定本着自愿的原则,对这次招录的教师借款,收师资培训进修费。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面对当教师、吃皇粮的工作机会,面对“过期未办理交费手续者按自动放弃对待”的红头文件条款,哪个准教师又敢不自愿呢?如此自愿的辩解实在是滑稽得没有半点技术含量。现在,自愿几乎成了一个烂菜筐,任何强奸民意、公权滥用的乱收费都可以往里面装。

  自《行政许可法》颁布执行以来,行政机关收费已经有了严格的管理规定与程序要求,收费必须有可靠的法律依据,县政府出台文件向准教师强收进修费,显然没有任何法律依据,这是典型的乱收费行为。在笔者看来,强行征收“自愿捐款”实质是权力摊派,是在出售政府公信力,而且把家庭经济困难的准教师们推向了无助的境地。

  当然,该县领导后来玩弄了一下文字游戏,把收费的说法改成了“借款”。即使是借款也要自愿呀。且不说十年后官员变动频繁,现任官员已经拍屁股走人,新官不理旧帐。就算十年以后政府开始还款,政府借款十年不支付一分钱的利息。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到时候的几万元钱还有多少含金量?政府如此“挟岗位以令乱收费”,无异于趁火打劫。

  政府出台红头文件强制收取“进修费”的后果更是可怕。毕业生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几年大学学习已经花费了父母不少血汗钱,现在又逼准教师再向父母伸手,政府于心何忍?在“交钱上岗”的潜规则面前,有的毕业生即使十分优秀,如果交不起几万元巨款,他们也只能遗憾地与工作机会失之交臂。这对他们岂不是一种伤害?既然有关领导强调平乡县是贫困县,财政困难,难道百姓的腰包就会很鼓?而且已经交钱上岗的教师至今也没有拿到一分钱的工资。政府连起码的信用都荡然无存,实在令人心寒。也难怪群众举报的。

  据介绍,邢台市纪检委、监察局已接到群众举报,派出调查组调查此事。被群众举报了,媒体曝光了,钱不收了,事情就完了。现在的问题是,查处乱收费似乎形成了一种习惯模式:群众举报,媒体曝光,上级重视,停止收费。事情过了以后,新一轮的乱收费又马上开始。目前除了停止、清退乱收费以外,乱收费的始作俑者被处理的消息鲜有所闻。如此反复,显然不能震慑乱收费的制造者。导致各种巧立名目的乱收费“水里按葫芦”,屡禁不止。而且笔者相信,假“自愿”之名,行乱收费之实的现象并非个别。笔者认为,解决乱收费问题的关键在于,规范地方政府权力运作,压缩其收费权力空间,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发现乱收费要严处责任人,不能搞下不为例,让乱收费长命百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