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鹏:请摘掉看80后人群的有色眼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6日16:54 红网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完全不同意把“80后”说成“垮掉的一代”。人生有一个自私的、依恋父母的发展阶段完全正常。“我们这一代也参加过文革,我也喊过口号,年轻的时候也有很多不成熟的表现。但从另一方面看,不经过文革,我不会成长那么快;不上山下乡,我也会非常单纯。谁没有不成熟的时候?我们没必要把一些人不成熟的表现夸大”(据1月25日《中国青年报》)。

  透过“80后一代将是垮掉的一代,中国将垮在他们手上”的论调,笔者不禁联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九斤老太”,她经常感叹“一代不如一代”,其理由却很可笑,因为她生下来是九斤重,她的儿子八斤,孙子七斤,曾孙女只有六斤了(小说《风波》)。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周围的“九斤老太”也非常多,在“今不如昔”的种种恋旧感叹中,往往是以年长者对年少者失信唠叨居多。其实,社会对“80后”一代的批判与斥责、担忧与痛惜,由来已久。把“80后”说成“垮掉的一代”,实质上就是新时期“九斤老太”杞人忧天的唠叨,纯属对未来不负责任的无稽之谈。

  人将与时代共同进步,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时代变迁,科技进步,社会发展,都会毫无例外地在这个时代的人的身上留下痕迹。所谓的“80后”,一般特指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78之后)及80年代前半期,年龄介于20-29岁之间的青年人群体,是步入社会不久的新生代群体。他们头脑灵活,思想解放,个性张扬,追求自由,善于使用高科技工具,使得老一辈的精英们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在他们身上所固有的优势,是我们这些上世纪中期出生的人所不能具备的。无论如何,“80后”的道德观念、人生态度、语言风格必将打上新世纪鲜明的时代烙印。的确,当我们批评“80后”时,应该多想想自己年轻的时候,对他们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引导,以激励这个群体的健康成长。

  我们也曾经年轻过,但是在我们生长的年代里,社会基本处于是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经济贫困,信息闭塞,知识贫乏,思想单纯,视野狭窄。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世界两极对立的格局正在向多极化转变,国内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相对封闭的社会正在向全方位对外开放转变,中国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通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把人们带入了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世界变了“地球村”。正是在这个大的背景下,“80后”走入社会,他们有着“不同于父辈的新鲜气质,反传统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价值观”,这是很正常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做好因势利导的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扶他们走正人生道路,这才是年长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试问:我们尽到了吗?都做好了吗?

  我们也曾经年轻过,但我们所生活的社会里,是一个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比较单一的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与社会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社会背景必然会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社会逐渐出现了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和就业形式的多元化的社会发展客观趋势,尤其是面对着西方各种思潮和文化的疯狂侵蚀影响,年轻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注定也是多元的、复杂的。所以,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警惕误将先进当落后,误将精华当糟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估价,而决不能把板子全部打在年轻人的屁股上,在某些问题上,应该深刻检讨的倒是社会教育的责任。

  事实上,“80后”一代中并不乏有许多在学识与胆魄,思想与品德上令人折服的代表人物。洪战辉、徐本禹、刘翔、李向群、文花枝……等人都是近些年来涌现出来的各个行业的“80后”杰出人物。他们已经开始用自己的行动,有力地回应了“80后一代是垮掉的一代”的论调。

  所以说,在看待“80后”问题上,我们应该摘掉有色眼镜,既要客观公正地认识,又要尽心尽力地引导。毕竟,“九斤老太”的唠叨,极易固化他们垮掉的形象,而不是激励他们,结果只会害了他们。

稿源:红网 作者:徐云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05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