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中学生奉希特勒为偶像击中教育软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7日00:21 红网

  杭州市青春中学日前搞了一项有关偶像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选周杰伦当偶像的,也有选刘翔为偶像的,这都不稀奇,可有些学生把希特勒推为偶像,理由是,“他很有政治抱负”、“他的军事策略很厉害”,学生们对于希特勒的褒扬之辞很多。有一位男生还明确表示自己很崇拜希特勒。老师问他:“那么,你知道他在二战时所犯下的罪行吗?”他说:“不知道。”(1月26日《青年时报》)

  偶像承载着中学生的信仰,从他们的偶像选择中完全可以洞察到他们的信仰所在及价值取向。部分中学生奉希特勒为偶像恰恰折射出他们的价值观严重错位,从而反证当今学校教育存在的一大根本性弊病,即将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等同和归结于德育教育,以为学生只要能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就够得上好学生的标准了,从而忽视甚至放弃了信仰教育。

  现在教师已经很少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了,大多数学生也不再把读书看作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因此学生失去了对信仰价值的终极追求,逐渐地成为无信仰的人也即无所依赖的无赖。形而上的信仰追求一旦不再,形而下的信仰教育就开始大行其道。自教育部先后于1981年、1991年、1994年发布了《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后,从小学到中学都把贯彻落实守则规范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用规范价值取向代替终极价值取向,只对学生进行形而下的规范教育,忽视对学生进行终极目标的信仰教育。由于缺乏终极价值取向这一根基,规范价值取向也就成了无本之木。这不是说不需要行为规范教育,而是说,这只是浅层次的立身教育,学校应该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更多更高的价值信仰教育。

  不要以为上述学生真的不了解希特勒,否则何来“他很有政治抱负”、“他的军事策略很厉害”一说?现行的历史教科书在讲到希特勒的时候,没有不讲他杀害了600万犹太人的史实的,这位男生之所以说“不知道”,那是因为他不愿知道,或者说知道了没往心里去。因为他及他的同学感兴趣的是希特勒的“政治抱负”和“军事策略”。在他们的人生天平上,600万犹太人的生命远不及希特勒的才华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当一个人不懂得生命关怀,没有确定的道德观念,缺少了善恶信仰时,才会选择希特勒这样的专制魔王作为自己的偶像。

  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当今部分中学生的价值体系是何等地混乱,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已经严重错位,甚至忘记了什么叫公理和天理,这都是信仰缺失造成的恶果。从下列例子中我们可知,中国学生缺失信仰的情形十分普遍。浙江上虞市春晖中学一老师写了一篇《澳洲少女晶莹的泪》的文章,说是几个月前,他为澳洲学生上了一堂语文课,选的是毕淑敏的《我的五样》。课上,中国学生异常兴奋活跃,丝毫没为舍四留一的选择犯难。课后,忽接学生来报,几名澳洲女生正围在一起抽泣,中间一位已哭出了声;那几位澳洲男生也立在一旁,默不作声。一问原因,才知道原来是刚才舍四留一的最后抉择中,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犯了大难:有的在“God(上帝)”和“friend(朋友)”这两样中苦闷了,有的在“God”和“parents(父母)”之间痛苦着……那位哭出声来的女孩就是为了“God”而割舍了“family(家)”而课后又为自己没了“family”而正痛苦不已。最后他感慨道:我为国外信仰教育的卓有成效而深深叹服!

  有信仰的孩子与没信仰的孩子就是不一样,这只要看看98年“战胜脆弱”的

高考作文就知道,那么多考生都写到是父母亲早亡让他们变得坚强。父母明明健在,为了应试需要,宁愿让他们“死”一回,这哪里是有正常的人生信仰的人做得出来的事?正是因为连起码的敬畏生命之心都没,才会对残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希特勒顶礼膜拜!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阶段,在这一敏感时期,学校尤其需要对他们进行信仰教育,引导他们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非如此,学校教育就称不上完整健全,结果将贻误学生一生。

稿源:红网 作者:王学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24,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