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所有的大屠杀都展示了同一个事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8日13:50 新京报

    社论

  有的时候,人类离恶梦其实并不遥远。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1月27日新华社报道,在第二届“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到来前夕,第61届联合国大会于1月26日通过决议,谴责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做法。1月27日是“国际大屠杀纪念日”,这是2005年11月1日,由第60届联大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因为1月27日是奥斯威辛集中营被解放的纪念日。

  所有的大屠杀都展示了同一个事实。那就是当屠杀者面对同类举起屠刀的时候,他们的心中非但已经没有了理性、怜悯、同情,而且他们根本没有把刀下的那些生命当作人,否则绝对不会出现以杀死人数作为竞赛指标的情形。无论是70年前发生在南京的惨剧,还是同一时期奥斯威辛的哭号,有组织的大屠杀行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证明,人类有时会犯下不可饶恕的集体罪行。

  如果说大屠杀的核心是灭绝,那么屠杀的外延就是仇恨。历史上所有的屠杀和灭绝,都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引发两国、两民族之间长达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的交恶。在目前的国际体系中,这样的敌视仍然不少见。因此,在联合国层面上纪念大屠杀,一方面,是以全人类的形式对历史教训做出的深刻省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现有和未来国际关系体系的稳定,防止历史仇恨的来往重复。

  许多大屠杀已然成为历史,但是在现今社会,与大屠杀类似的种族灭绝行为并不遥远。1994年,卢旺达发生了近年来罕见的屠杀和种族灭绝行为;1999年,在科索沃战争中,也出现了一定范围和一定规模的屠杀事件。更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随着历史性大屠杀记忆的远去和当事人的辞世,某些对大屠杀有所否定或者有所淡化的情绪,在一些国家和某些政治团体中间开始蔓延,并且影响舆论的看法。这种蔓延多数是和个别团体或者个人的政治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有时也基于现有的国际体系矛盾。然而,无论怎样,都不是一件好事。

  另一方面,新的种族矛盾、文化冲突,也在埋下仇恨的种子。虽然

二战结束后,我们已经自信有足够的国际法、国际舆论、政治道德甚至武装力量,来约束现有国际体系中的有组织行为,阻止屠杀或者种族灭绝,但是,我们仍然要警惕一种变相的屠杀开始滋生。恐怖主义的巨大幽灵,常常让人们对这种屠杀式的宣扬充满恐惧。这也是一种值得唾弃的事情。

  防止大屠杀的悲剧重演,其实不光只是防止一种形式上的灭绝生命,更是杜绝一种对人类心灵的杀戮。因此,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背后,有许多生命构成的纪念碑。我们都还记得当美军解放集中营时,那些幸存者从木栅栏背后望出来的目光。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感受到他们作为人的全部恐惧和希望。这也是为什么奥斯威辛和南京,能够成为全人类历史的旗帜性符号,甚至连美国导演都要开始拍摄

南京大屠杀纪念电影的原因。我们要通过纪念历史,给当事人以心灵的慰藉,给后来人以基本的信念。

  我们还需要不断强调一种理性和人道的国际关系准则,还需要反复强调一种共识,那就是,人类在经历这么多年的磨难之后,总该学会把每个人都当作人来看待,学会生命平等而崇高的精神。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没有共识,现代化也不意味着人类失去平等。每一个平凡生命在不同时刻的遭遇,其实正是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尽管我们不能对处在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语境的国家,都提出同质化的道德标准,但是,有一个基本准则永远在我们心中闪光,那就是:在人类公认的正义准则面前,生命至高无上,必成为亘古不变的信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