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斌:余秋雨最应该听听李娜的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0日09:57 四川新闻网

  作者:许斌

  这个周末,足足在网上听了两天歌,同时在网上搜索了两天新闻,歌是李娜的歌,新闻是关于李娜的新闻。不是超女李娜,是唱《青藏高原》的李娜,近10年前“出家”的那个李娜,现在法号“昌圣”。

  我大约听了10遍《苏武牧羊》,什么是天籁之音,大约就是这样吧,至少我以为。从来没有一套歌曲这样打动过我。当然,也因为我其实很少听歌。对于李娜,我此前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电视剧主题曲唱得特别多的歌手,一个能将《青藏高原》唱进你骨头里,能彻彻底底将一首歌完完全全变成自己的附属物,其它任何人都想唱,都希望通过唱这首歌来证明自己,同时只可能模仿她的风格唱却永远也没有她唱得好的歌手。后来听说她“出家”了,然后消息渐渐少了。

  无意中看到一则关于她的新闻,本来只想重温一遍《青藏高原》,却意外找到了《苏武牧羊》。一遍遍听着这套歌曲,一阵阵惋惜,这样一位天才歌手,如果不遁入“空门”,将获得怎样的荣誉,将唱出多少流传百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歌曲。

  于是找关于她的新闻,却大多只是对于她“出家”原因的捕风捉影似的报道,于是想起来,即便在她如日中天的时候,当她一个人唱红了全中国所有影视红歌中的三分之二的时候,歌曲之外的她本人,居然就像个普通的幕后工作者一样不为人关注。而她从事的,却是聚光灯下的行业。成就如她,要想做到不被人关注,需要怎样的坚守坚毅,需要怎样一种豁达从容啊。就在这样一种坚守坚毅,这样一种豁达从容中,一个只会翻唱别人歌曲的歌手慢慢变成在很多人心目中无可企及的歌者。李娜不是那种一鸣惊人的歌手,然而,每隔一段时间,你再去听她的歌,总是比以前唱得好。

  然后她就“出家”了,有文章说她自已称之为“回家”,原因不为人所知。所谓事业如日中天,所谓成就不可限量,于她,真真如身外物。

  我并不觉得她“回家”了,不觉得她真正从佛法中感悟到了太多东西,听她最近的佛歌,实在饱含着太多“入世”味、凄然味,不经意间,还偶尔会追求歌唱技巧,不够空明、不够超然,也许,李娜终将唱出3000年来最好听的佛歌,但最好听的佛歌不等于最好的佛歌。不知道,是否有一天,李娜的佛歌会唱哭一庙堂的高僧。

  “出家”也好,“回家”也罢,应该就是为了心结,这心结,已经不与世俗意气相关,而完全归化于对某种生命意义的追求。她以一种特别清澈的方式去追求,无论是当她做为一个歌手却坚守坚毅地远离世俗风光,还是当她绝然地遁入空门。声名何曾累人,真正不愿为声名所累的,身处名利场中也能淡定自若,而高喊声名累人者最大的恐惧可能就是不被声名累。托名终南山上云中鹤,为了飞来飞去宰相家。

  余秋雨最应该听听李娜的歌,他最近竟然表示要辞去“作家”身份,怎么可能,以文字红遍华人世界的秋雨先生怎么可能不算是作家。这一职业性的称谓怎么就累及了秋雨先生,一个真正的作家怎么可能因为某些论者的评论而表达不出,乃至刻意扭曲自己的观点、思想呢?除非作家本人并不在意自己的思想表达而只在意论者的评价,与评价可能引发的现实影响。

  季羡林老人也应该听听李娜的歌,辞什么大师桂冠呢,大师不大师,本来还在两说之间,真正视自己为普通学者,如此“鸡虫小事”根本不值得一谈,是有何妨,不是又何妨。

  对于李娜的行为,不同人群肯定有不同的看法,如我,就愿意与万千歌迷一起呼喊:娜姐归来,娜姐归来。然而人生的道路,终究由她自己选择。不同的人眼中,同一条路肯定包含着不同意义。然而我们至少能相信一点,李娜选择的目的,肯定只是为了追寻生命的真正意义。其追寻过程必然分外清澈,绝不沾染追求之外,在瞬息得失上的计较。

  我们可能不认同李娜最终的选择,但我们为什么不像李娜一样清澈地做人、清澈地处事呢。即便不可能如她那样做到清澈如水,至少能在内心深处,在完全属于自己的角落稍微保持在红尘物欲面前的从容大度。

    来源:

四川新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