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中央一号文件点出富农之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1日10:05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李龙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2007年的“一号文件”,再次给了“三农”工作。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一号文件”强调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明确表明了其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从2004年开始,四个中央一号文件都锁定“三农”工作,足见中央对农村、农民、农业的重视,也彰显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我国有九亿农民,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要解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从上个世纪的“粮袋子”、“菜篮子”,到现在的“发展现代农业”,工作主题变了,但惠泽亿万农民的目标始终没有变。

  发展现代农业,说到底就是走现代农业之路,让农民富起来。谁也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当下城乡差距越来越大:1984年城市居民和农民的收入比例是1.84:1,1994年是2.86:1,到2005年则是3.22:1。面对基础、资源薄弱的农村,城市以其巨大的资源优势和服务优势吸引了众多的农民工。但是城市不可能全部消化两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九亿多的农民现状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在相当长时期中,只能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难以吸收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问题,“一号文件”给出了答案——发展现代农业。

  事实上,发展现代农业也是当下农村的必然选择。土地、教育、环境等诸多问题现已摆在农村面前,劳动力的大量流向城市更是制约了农村甚至农业的发展,粮食要增收,资源约束却更加突出,面对挑战,传统农业增长方式显然难以应对。因此,必须改造传统农业,走现代农业之路。

  早先,我们发展农业,主要靠现代工商业和城市的力量去拉动,强调工业的反哺。诚然,我们需要工业的反哺,但反哺之外,更需农业自身的“现代化”,需要在产业结构中形成工农业利益互补互动的格局。有了利益的互动,城市才不会对来自农村的农产品销售人为设置各种门槛和障碍,粮油涨价的好处才会真正落到农民的头上,失地农民的权益才会得以弥补和保障,城市化目标才会循序渐进地达成。

  发展现代农业,其中一个基本思路是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从而以现代发展理念指引农业,提高农业的

竞争力。农业竞争力体现在哪里?恐怕最大的竞争市场还不在农村,而是在城市,不只在国际城市市场,也在国内城市市场。这就需要城市摒弃狭隘的阶层感、地域观,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为农产品的进入敞开大门。至于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则更需要城市提供技术以及人力资源上的支持。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新型的现代农民,这是富农的根本,也是关键。

  从分田到户、强化社会化服务,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农业,再到加大投入发展现代农业,中国的农业发展已进入新的战略阶段。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逐步落实,农村面貌将必然出现新变化。

  让农民富起来,而且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的途径,让他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通过自己的劳动,收获自己的成果,这是功德无量的事。“一号文件”给出了富农的根本所在,接下来就看各地的落实和具体操作了。(李龙)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