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睿鸫:人大代表怎么看懂天书般的预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01:36 新京报

  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

  记者旁听了几个代表团的分组审议后发现,大部分人大代表的发言都是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而很少有人大代表就计划草案报告和预算草案报告提出自己的意见。记者又翻阅了大会秘书处编辑的人代会简报,发现人大代表们的意见也依然是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国青年报》2月5日)。

  近年来,一些人大代表对地方政府的计划草案报告和预算草案不太满意。因为,一些政府计划和预算报告,犹如“天书”,很难看得懂,给行使神圣权利的代表们有效监督政府,带来巨大的困难和不便。

  正如上海市两届人大代表吴建生所言:“每次开会都叫我们检查预算、决算,一大堆问题,但是有多少代表真正懂得这里面的内容;自己通过10年自学,才刚刚摸清一点门道”。在这种背景下,上海市将编制统一教材,对人大代表进行培训,的确很有必要。

  然而,在笔者看来,对于深奥难懂的计划和预算草案报告,仅靠政府的短期培训和代表们的坚持自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大代表通过长达十余载的自学,才仅仅达到“入门”的程度,即便通过短期培训,代表们也会对计划和预算草案报告一知半解,不能读通读透。因此,亟须建立一套机制,来防止“天书般”计划和预算的产生。

  首先,计划和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可以“分家”。我国各级政府现行计划的编制和执行都归属于各级计划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都归属各级

财政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和掣肘,对计划和预算还缺少透明性和公开性。而许多国家计划、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二者是“分家”的,比如有的国家政府预算并非由财政部编制,而是由总统办公室预算委员会编制,完成后再提交国会预算委员会审批,经国会批准后的政府预算,交由财政部执行。预算和执行分离,如果预算犹如“天书密码”,不仅国会不会批准,而且执行者也会断然拒绝。

  其次,人大对“看不懂”的计划和财政预算有否决的权利。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地方人大有权拒绝批准地方政府送交的不合格计划和预算,这表明人大代表对看不懂、弄不清的计划和预算报告,有权不予批准,但在实践中这种情况还未开过先例。相反,看不懂就否决的实例在国外并不少见。

  最后,计划和预算要向社会公开。在许多国家,代议机构在审查政府计划和财政预算时,除内部安排日常审查外,还在社会上举行听证会,时间大多在一两个月以上。如果我们也结合国情,借鉴国外一些好的做法,不仅可以让人大代表和民众“看得懂”计划和预算,也有利于充分讨论,集中公众智谋。

  □吴睿鸫(河北

公务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