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菲:邓小平为何能折服刁钻的法拉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1日10:07 新华网

  亦 菲

  近来,个别官员搪塞媒体,甚至“怒斥”记者的事件屡有所闻。对比一下27年前邓小平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的那段佳话,令人感慨良多。

  法拉奇是当时以善于抓住时机采访国际政坛风云人物闻名于世的记者,她曾先后采访过2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要,阅历丰富,又有很强的个性,被公认为是“刁钻刻薄,有时简直是挑衅性”的记者,当时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的基辛格博士接受她的采访,对她印象颇为不佳。然而,当法拉奇通过正式渠道向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提出要求采访申请后,邓小平欣然接受,并于1980年8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法拉奇。

  后来众多的报道证明,法拉奇的提问确实刁钻得很,接二连三提出当时十分敏感的政治问题。然而,邓小平却淡定从容,一板一眼,没有半点搪塞。世界媒体称,邓小平接受法拉奇采访既切中要害,又内涵睿智。法拉奇事后向报界称,这次采访是“一次独一无二不会再有的经历,在我的历史采访者中,很难发现如此智慧,如此坦率和如此文雅的。”

  邓小平为何能征服“刁钻刻薄”的外国记者呢?他接受法拉奇的采访为何历经27年后人们仍觉得回味无穷呢?其实,法拉奇的上述采访感慨,就从一个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邓小平的智慧,说到底就是实事求是。纵贯通篇采访答话,不管是回顾历史问题,还是点评现实问题;不管是纵论干部终身制,还是析谈制度等敏感问题,始终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使问题剖析得入木三分,令人久久回味。如果说他回答“刁钻采访”有底气的话,那么这个底气就是他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但反观时下某些地方官员,不要说面对国外“刁钻媒体”的采访,就是地方记者抛出一点超习惯的提问,都会表现出惊恐之状,时见搪塞与怒斥。个中之因,恐怕与不敢坚持实事求且底气不足有关吧。

  邓小平在与法拉奇对话中谈到对自己的评介时说,能够对半开就不错。他敢于对外国记者坦承自己的不足,这在世界级政治家中是不多见的。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坦诚,因此,他给人们的印象始终是真诚的,这不但征服了“刁钻刻薄”的法拉奇,而且令世界媒体对他也刮目相看。其实,诚实是官员应有的作风。邓小平坦承自己的过失并没有影响他的伟大,相反,国人更加尊重他,拥护他。但而今,在一些地方,不诚实已成了官场的弊端。什么“逢人只讲三分话”,什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官场潜规则严重危害着政府的威信,疏间着党群政群关系。

  文雅,也就是斯文得体。邓小平在接受采访时的文雅谈吐就令人耳目一新,富有启迪。然而,时下当有些地方发生突发性事件时,每遇记者采访,个别官员往往粗鲁相向,这种行为,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给不实的流言造成了传播的空间。

  邓小平成功接受“刁钻”记者法拉奇采访的这段佳话,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教材,真的值得我们的一些官员好好学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3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