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泉:除夕,构建和谐社会的民俗载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05:0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除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事象。

  每当一年一度的除夕来临,远隔千里的亲人都要日夜兼程赶回家,大年三十好团年。辛辛苦苦忙一年,一年只为这一天。亲人团聚,家庭和和睦睦,喜气洋洋,期望来年家庭兴旺,和谐发展。

  除夕的民族文化价值对每一位炎黄子孙来讲,是所有节庆当中最重要的。若一家人不能团聚吃上团年饭,就仿佛新年缺少了什么,丢失了什么。而回家的人们守着火炉守岁,看春节晚会,向亲朋好友打电话问候,发手机信息拜年,听新年的钟声,默默地祈祷新年一切会更好,又成了新时期以来的新民俗。

  事实上,除夕已成为社会祥和、家庭和谐、心态和顺的文化标志和民俗事象。如果,大年三十大家在上班(实际上这一天上班的人大都因归心似箭而心不在焉),不能与家人团年,这“年”也就过得心烦意躁、心慌意乱、心绪不宁。因为,世界上最重的亲情,因某些家庭成员的缺席而难以团聚分享,就会显得“年”味变淡,亲情疏离。

  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和现实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在于每一个家庭的和睦、祥和、和谐,在于每一位公民的和气、和美、和顺。

  和谐社会的文化精神,实际上是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生动反映。杜甫在《杜位宅守岁》中写道:“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高适《除夜作》中说:“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崔涂在《除夜有怀》中咏叹:“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童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清人赵翼在85岁时作的《除夕》诗云:“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由除夕生发的惜时、思亲、功业等审美情感,足以催人珍惜生命、积极向上。

  这一具有全民性、审美性、和谐性的民族节日,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载体。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不让全体社会成员过好这个“年”,没有什么理由不使除夕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亮丽风景!

  回家过年的人们,准备团年的人们,让我们每个人都不成为“孤独异乡人”,“要听雄鸡第一声”,与家人过一个和和美美、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和谐之“年”吧!

  (作者系省社科院研究员,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李明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