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祚来:送温暖就要用更温暖的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3日07:45 新京报

    作者:吴祚来

  几天前,与朋友一起吃南瓜饭,回忆起小时候的贫寒,他说,有一年他家断炊了,一家人靠吃南瓜与蔬菜过日子。他家与学校相邻,校长看到后很同情,但却没有直接送米给他家,而是与他父亲商量:学校想用米与你家换些菜,你看行不行?父亲望着多餐没有吃饭的孩子,也知悉校长的好心,说了声“谢谢”,就拿家里的菜换回了学校的大米。

  我还看到一则故事:北欧某城市,市民为了照顾流浪汉的面子,不直接给他们施舍,而是将食物放在自家的窗台上,当夜幕降临时让他们自己取用。

  冬天来了,年节又至,又到了各级有关部门向社区贫困户或边远地区送温暖的时候了。过去有些媒体,将送温暖的电视镜头播成了“作秀”,甚至出现受助户感激涕淋的场面。这当然没有照顾到受助户的心理感受,送温暖本是送爱心,让贫困户能够有尊严地享受社会的关爱与生活的阳光。如果在送温暖时只考虑有关部门的亲民形象,动辄电视跟踪采访,让受助者频频出镜,这对那些贫弱者是无形的伤害。

  送温暖要用更温暖的方式。日前,新华社记者在上海采访时发现,“送温暖”的细节正发生改变。上海虹口区广中街道特困家庭老蒯一家,在受到慰问时,没有像以往一样当面得到慰问金,而是在众人离去后,工作人员才把800元慰问金悄悄递上。上海徐汇区天平街道为老年人提供义务服务、走访、问候时,有老人感到干扰了自己的生活,为此,该街道办事处在他们家门口挂上牌子,需要服务时就翻牌提示,不再“冒昧造访”。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有一点,送温暖送爱心的人是要谨慎的,贫穷与不幸的人们与所有人一样,需要得到社会的尊重,需要有尊严地活着,而尊严有时是第一位的。

  记得有一次,一位扶贫者问一位贫困地区的小女孩,你吃过饺子吗?小女孩说,从来没有过,还说不知饺子为何物。这位扶贫者马上流露出对这位小朋友的同情。我相信这位扶贫者是真诚的爱心流露,但我更希望他能克制自然情感。为什么?穷孩子是不能听任他人去同情的,你的同情超出了一定界限,他就被当成了弱者,而在边远地区,孩子虽没有吃过城里人吃过的各种食物,但他们红扑扑的脸庞,纯朴的天性,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欣赏?

  面对着面,最好不要流露同情,同情产生出弱者,而那些孩子并不是弱者。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们生活得那样坚韧、质朴,他们是生活的强者,是值得尊重的群体。我们的许多感觉是以城市生活为中心虚拟的,我们到乡下或边远地区,总在不自觉地宣传城市优越论,似乎孩子只有长大到了城市,才会有成功的人生,而却很少去欣赏他们生活的恬淡与自然。其实,孩子们保留着朴素自然,不也是一种纯天然的幸福吗?

  上海的民政干部不再将送温暖视为政绩,更不将这一活动视为高尚行为广为宣扬,而是将其落实在平常的工作中,默默去做。这种方式体现了平等精神、服务意识,更是对弱势群体尊严的善意保护。希望这种温暖人心的方式,出现在更多的城市乡村。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善常常无迹可循。

  □吴祚来(北京学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