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之纯:在焦虑中期待又一次春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6日06:58 中国青年报

  作者:郭之纯

  随着除夕的临近,今年春节晚会的质量将如何又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问题。仔细想来,这真是一件颇为奇怪的事情——只不过一台晚会而已,而且类似的晚会还有许多台;而且这台晚会至今才只不过办了24次,相比于绵延久远的过年传统,此一所谓的“新民俗”实在是历时太短了些。那么,为什么春晚竟会让大家如此牵肠挂肚,反应激烈,乃至成为公共的烦恼?

  从直接的角度看,这也许与刻意地炒作有关。众所周知,这几年的春晚的广告额年年攀升,再加上短信投票,每次都能有几亿元的入账。春晚成为年节中最大的关注热点,其背后肯定有着某种商业的推动力。

  不过往深处说,春晚成为深受关注的年节“新民俗”,不仅仅是炒作之功。春晚备受恩宠,并因为受恩宠而遭遇更多的诟病,其真实原因在于年节文化的衰微。在年节文化衰微的背景下,许多人对物欲的、消费主义的年节愈感乏味,试图通过春节晚会找到一些有关的文化记忆,乃至借以制造出一定的文化氛围——是这样的心理期待成就了春晚。

  从历史传承上看,年节其实更多是“文化节”和“情感节”。自古以来,人们既利用这个节日祭祀祖先怀逝追远,也利用这个机会走亲访邻、亲友欢宴,其繁杂的主题活动中有着并不繁杂的主旨:通过再现传统来温习文化,通过亲友团聚来修补感情,通过对诸多仪式的参与来唤起每个人的道德记忆。比如,祭祀祖先就是为了让人们常怀慎终追远之思,从而使“民德归厚”。即便是天各一方家人也一定要设法团聚,是为了增加家庭的凝聚力,使晚辈勿忘赡养责任。而对“拜年”等仪式的强调,则是为了协调邻里关系,化解亲友之间的一些小矛盾。可以说,正是因为在传统的年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理想、希望、和谐、敬畏和感恩等多方面的情感质素,年节的一系列传统和仪式才能绵延数千年,不仅覆盖了中国,甚至还影响到整个汉字文化圈。

  节日是

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最集中的体现机会,是本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从一个民族过什么样的节以及怎样过节中,可以体现出这个民族文化精神层次等方面的特征,通过节日文化的长期濡染,可以培养一个民族人们的归属感、群体感,达成正确的身份认知。然而,随着商业文化在我们社会中的登堂入室,传统年节的真正文化内涵却日渐被弃置,年节也变得粗鄙、空洞,味同嚼蜡。适逢此时,电视普及了,“春晚”诞生了!人们于是将“春晚”当成了让春节回归文化气息的救命稻草——这是人们“骂着看春晚”、对春晚“年年失望年年望”的内在原因。遗憾的是,一台晚会,是无论如何也担不起此重任的。在文化传承与经济利益的双重标准中,春晚举步维艰,越走越难。

  毋庸讳言,时下的年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变味,失去了其“文化赋根”和情感凝聚熔炼的能力。人们对春晚的焦虑,其实是对春节的焦虑,进一步说,则是对春节文化与传统脱节的焦虑。尤其应该看到,存在着此类“焦虑”并不只是春节,其他如中秋、端午、

七夕等节日,近年也都未能幸免于商业文化的骚扰,不时面临着背离其原有主题、“文化面目”被扭曲的类似尴尬。当前的不少节日内容除了消费还是消费,除了物质还是物质,已了无文化旨趣,彻底地庸俗化了。

  古训曰:“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其实过任何节日都是如此:“‘节’而无文”,亦必“行之不远”,即便是某个节日,如果沦落到俗不可耐,令人既无聊又疲累,久之也会遭到淘汰,更遑论一个“春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