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柱:两个角度看春晚主持的集体口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9日11:29 四川新闻网

  作者:罗天柱

  在今年央视春晚的直播中,零点钟声之前六位主持人发生了“集体口误”。先是张泽群“背”出了一副上下联对仗有缺陷的春联,之后李咏在说到“祝福生下宝宝的妈妈同志们”时,被朱军以一句“亲爱的朋友们”打断,然后董卿在接话时又出现了明显的迟缓。其后由刘芳菲说出“让我们把这新春最衷心最美好的祝愿”之后,现场竟然出现了空白,随后周涛与李咏又几乎同时以不同的台词接了刘芳菲的下句。(据《新京报》2007-2-19报道)

  有人把主持人“集体口误”这个时段称为“黑色三分钟”,并迅速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多是指责和批评之词。总导演金越对此做出的回应,既解释了客观原因——由于在直播中出现了临时节目调整的情况,主持人心里可能有点发慌;又承认了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总导演解释客观原因,实际上是请求观众谅解;承认问题比较严重,可以理解为是向观众的道歉。

  在以往央视春晚直播中,主持人出现“集体口误”的情况基本没有发生过。因此,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我认为,对于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应该有不同的看法。

  从总导演和六位主持人的角度看,应该把这看作一个事故。这个事故反应出晚会指挥系统在掌控语言类节目时间长度方面还缺乏历练,主持人在应变能力方面也缺乏历练。春晚直播,歌舞类节目的时间比较容易掌控,而语言类节目的时间则不太容易掌控。据说今年出现主持人“集体口误”问题就是因为有些语言类节目超时,临时把一个节目推到零点以后,以至于零点前主持人心里有点发慌。今后吸取这个教训,作为春晚指挥系统特别是总导演,第一,应该探索掌控语言类节目时间的有效办法,譬如,禁止演员排练时“留后手”,直播时“加花点儿”;第二,应该充分做好临时调整节目的完整预案。作为集体主持人,第一,事先达成默契,当出现意外的时候,由一位最有历练的主持人独自“救场”,这样可以避免因“抢话”造成错乱;第二,在排练时就应该“演练”出现意外的应变。

  从观众和公众的角度看,应该把这看作一个瑕疵,瑕不掩瑜。我个人甚至把这看作一种缺憾美。有这样一台晚会陪伴我们度过一年当中最喜庆的时刻,我们理应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晚会出现的瑕疵。事实上,这种瑕疵犹如片花,带给我们的可能是另一种美,即缺憾美。大家之所以感觉这是个问题,是因为大陆广播电视节目一直追求工整,瑕疵很少。海外、国外的直播节目远不如我们的工整,主持人时常发生口误,一句“sorry”就把口误“打发”掉了。可见,在这方面,我们的观众和公众也应该有接受主持人口误的“历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