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栋: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5日12:34 世界知识

  张家栋博士

  中日关系“经热政冷”的局面已经延续多年了。2006年9月26日,安倍晋三出任日本新首相,在10月8日的 第一次出国访问中就来到了中国,传达了日本试图改善中日关系的积极信息。但是,中国与日本之间在历史问题和联合国安理 会改革问题上的分歧尚未解决,在欧盟对华武器禁售、日澳军事关系等方面又出障碍。中日关系仍然步履艰难。

  中日双方虽然经常围绕着历史问题和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产生争议,但这只是中日关系中的口水仗,并非新 问题,其本身也不是非解决不可的国际关系症结,更不是两国的真正关注点。

  

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在于:两国相互间的认识与政策已经与两国目前的国家实力状况很不吻合,而双方政策的调整又 受到美国因素的相当制约。

  影响中日关系乃至整个东亚安全格局的一个全新因素,是中国和日本的同时崛起。上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日本的 国内生产总值基本上停滞不前,但是其海外投资发展迅速;在政治方面,日本追逐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并试图在政 治、法律和军事方面成为一个正常国家,目前已经将防务厅升级为省,并计划彻底修改和平宪法。日本的这些措施使得中国二 战结束以后60年来首次面临着一个“政治、军事上强大的日本”。与此同时,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扩 大,国防力量有所增强,中国的利益和影响正在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这同样使日本面临着鸦片战争以后150年前所未有的 “强大中国”问题,与此相应,“中国威胁论”在日本不断涌现,“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论”在中国也有上升,两国陷入到一种 安全困境之中。

  这一现实需要中日双方重新定义相互之间的战略关系,重新制订外交政策,提升对方在自己对外格局中的地位。但是 ,由于日本战后一直执行“美国第一”的政策,日本的对华政策也基本置于日美关系框架之中。1998年江泽民主席访日前 ,双方在拟定《中日联合宣言》的过程中,日方就曾拒绝采纳“中日战略伙伴关系”这一用语,认为,“战略”一词只能用于 日美关系,不能使日中关系与其平起平坐。由于美国及其军事存在是中国和日本都无法摆脱的战略因素,两国自然也就缺乏摆 脱安全困境的动力,而易受美国牵制。一方面,日本试图依托日美同盟继续保持对华安全优势;另一方面,中国则希望美国能 约束日本的军事企图。

  所以,中日关系中的不正常现象,固然有其历史等方面原因,但是在根本上却源于美国压制下的关系扭曲。对于美国 来说,若想维持其在东亚的主导地位,就离不开日本的支持,而要维持美日同盟关系,就必须使日本与中国处于难以解脱的安 全困境之中,从而使日本更加依附于自己。事实上,在东亚地区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安全两难:如果没有美国的存在,中国与日 本可能会陷入某种军备竞赛;由于美国的存在,中国与日本又难以建立正常的双边关系。

  目前东亚局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和日本在美国外交格局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既给中日关系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 机会。挑战在于:美国日益将中国明确为潜在的战略竞争者,将以更大的力度拉拢日本抗衡可能来自中国的战略压力,这将进 一步牵制中日关系;机遇则在于:中国与日本在美国外交关注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两国与美国的关系更加平衡、平等,有利于 中日之间建立正常的战略关系。从历史上看,中日两国作为两个强大的邻国,成为敌人的代价是非常高昂的。只有两国都认识 到中日关系的重要性,而不是将安全保障寄于第三方身上,才能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并从根本上摆脱安全困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