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郭松民:两会当为民众意见表达筑和谐基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6日01:00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郭松民 “两会”能不能为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开辟道路,关键就不在于能不能就“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并搞出一套好的解决方案,而在于能不能建立起一整套相对平衡的、有制度保障的利益表达机制。有了这样一套利益表达机制,则这些“民生问题”就一定能够找到一套好的解决方案;反过来,没有这样一套利益表达机制,就不大可能会找到一套好的解决方案。 春节倏然而过,“两会”已经向我们徐徐走来。今年“两会”的中心议题是什么?有全国人大办公厅的资深官员透露:建设和谐中国将是全国两会主旋律!(2月22日中国新闻网) 那么,“两会”将怎样来演奏这个主旋律呢?这位官员说:“从目前整理的今年两会政协委员提案及人大代表议案来看,相当一部分都是有关医疗、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等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而这些实际上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难点与重点。” 这位官员透露的信息让我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这些问题确实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难点与重点,倘若能够在今年“两会”上有效解决,则我们早日迈入和谐社会必不远矣;忧的是这些问题其实也是历年“两会”,至少是近几年“两会”的中心议题,但许多情况虽然不能说毫无改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却是可以肯定的。今年的“两会”,为什么就一定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难点与重点”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无法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但对这些年来,在这些领域为什么始终无法突破,我则有一个自己确信不疑的答案:我们缺少一个均衡的、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一些至关重要的利益群体,实际上被排除在了利益博弈之外,只能做一个旁观者。 以对社会和谐关系重大的医疗改革为例,当初在设计改革方案时,很多部门都可以参与,却偏偏不让患者与老百姓的代表参与。结果在“博弈”的过程中,财政部门代表抱怨医疗包袱太重;医药企业代表说企业利润太低;社会保障部门代表说医保资金入不敷出;医院的代表说医生待遇必须提高,医院需要资金更新设备。于是,医疗改革就变成了政府扔包袱、药厂与医院涨价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案,医患关系也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医院又是呼吁警察进驻,又是给医生配发钢盔,这当然不是和谐社会的应有景象。 而可笑的是,在为了解决医患关系而酝酿出台“医疗争议处理法”时,卫生部又是一副大包大揽、包打天下的架势,仍然排斥患者的参与,这样制定出的法律能不能公平地处理好“医疗争议”,促进社会和谐,我们也就不难想见了。 如此看来,“两会”能不能为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开辟道路,关键就不在于能不能就“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并搞出一套好的解决方案,而在于能不能建立起一整套相对平衡的、有制度保障的利益表达机制。从国际的和历史的经验教训看,有了这样一套利益表达机制,则这些“民生问题”就一定能够找到一套好的解决方案;反过来,没有这样一套利益表达机制,就不大可能会找到一套好的解决方案。而且即便是有了好的解决方案,它也会在执行过程中被扭曲和变形,甚至根本就无法落实。 中国已经初步建成了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建立在利益主体分化基础上的博弈经济,因此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一定是一种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良性博弈。所以在我看来,今年的“两会”能不能为走向“和谐中国”开辟道路,关键就看在构建利益表达机制上做得怎么样了。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