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鹰:药品再注册要远离暗箱操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7日00:01 红网

  为改进药品注册管理,规范药品研制和注册秩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药品批准文号进行清理,所有药品都将进行再注册。(2月24日《新京报》)

  目前有的药品虽然取得了批准文号,并在市场上广泛销售,但其“身份”的合法性却颇受质疑,这是因为:第一,“一药多名”现象严重。有的药品尽管是不同厂家生产的,由于主要成份相同,属于同一种药品,可一个厂家为其取一个商品名,消费者从其名字上判断,以为它们是不同的药品,结果造成用药混乱。第二,药品不断变换“马甲”。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多次下文进行药品降价,但消费者却始终难以享受到降价令带来的实惠,原因就是药品“降价死”现象严重存在,降价药品往往换个名称以更高的价格重新上市。第三,“伪药品”并未绝迹。有的“伪药品”披着合法的外衣,大肆进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比如,一些名为药品实为保健食品的东西。对药品进行再注册就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以便维护消费者的用药权益。

  不过,药品再注册必须远离“暗箱操作”,如果再注册还是由少数人私下说了算,还是无法避免有人搞“权钱交易”,那么,再注册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可能诱发新的腐败,造成药品生产资源的浪费和药监部门公信力的下降。广大消费者提出这样的要求不是没有道理的,而药监部门以往在药品注册方面出现的腐败案例也是发人深思的。因为几年前,开始实行药品“由地标改国标”时,消费者对其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不少人都认为,通过“由地标改国标”,药品质量一定会大幅提高,药品市场存在的生产和销售混乱局面一定会彻底改观。可由于一些人的“暗箱操作”,消费者的善良愿望落空了,药品市场秩序没有得到规范,药品质量没有真正提高,“一批长期不生产、不具备生产条件、质量没有保证、安全隐患较大的品种”蒙混过关。

  要防止某些药品在再注册过程中“滥竽充数”,要避免腐败现象发生,必须远离“暗箱操作”,进行阳光式再注册。那就是,将所有的再注册程序公开,对每一个拟通过再注册的药品进行公示,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对在再注册中弄虚作假的,依照规定给予严厉处罚,保证再注册工作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稿源:红网 作者:张铁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