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协商民主,期待着大有可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09:17 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伴随着一场润物无声的春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昨日在北京开幕。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表示,去年全国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与各民主党派、地方政协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事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的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批重要成果。

  汇集民情民意,政治协商无疑是一个重要渠道。回顾历史,我们同样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最多、风险最小的时期,恰恰是政协发挥作用最大的时期。

  近年来,政协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2006年2月8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2006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在北京成立,第一次研讨会的一个主要议题就是集中讨论协商民主精神。

  民主需要选举,但是民主并非只有选举,民主的实现也远不是几场“毕其功于一役”的选举所能概括。一个只有选举的社会或许是选民社会,但是,选民社会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

  民主让每一位公民都可以正大光明地参与公共生活,实践自己的权利。显而易见的是,选举民主并非完美无缺。如人们所担心的,选举民主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民主”,但一小部分被否决的人的意见未必是无益的,协商民主作为选举民主的救济方式,可以让这些人的心声与主张得到有效的表达。

  团结,着眼于未来,民主,立足于当下。无论是选举,还是协商,都是抵达民主价值的一种形式或手段。从本质上说,二者都应该以维护每位公民的应有之权为宗旨。如果我们承认民主的实现是一个渐进与累积的过程,就应该看到,民主增量的完成,同样有赖于民主形式的不断创新与增加。

  这种探索无疑是有意义的。以专题调研和专题协商为例,去年,全国政协44份调研报告或专项建议,都得到了中央或有关部门的认真采纳和回复。“围绕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全国政协举行了两次专题协商会,为国家重大决策更好地贯彻落实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

  有目共睹的是,我们不遗余力地挖掘实现民主的一切可能,就在于看到无论是选举民主,还是协商民主,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与此同时,还应该看到的是,如许多有识之士指出,主张协商民主并不是要以协商民主取代选举民主,更不是简单的“协助”或“帮忙”,而是基于共同利益与使命,在主体平等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保证每位公民的民主权利与民主热情,促进一个公民社会的成长。

  

和谐社会,共建共享。贾庆林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大有希望、大有作为的时期。应该说,
中国经济
与社会近30年来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大有希望,大有可为”已有所体认。转型眷顾创造者,今日国人多有信心声称自己身处一个伟大的时期,就在于在过去漫长的摸索中渐渐达成一个共识:只要大家都来播种希望,中国就有大希望;只要大家都能参与种种作为,中国必将有大作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