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琦:六大民生亮点,件件真金白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11:19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王文琦

  民生,是今年两会的焦点。这一点,在温家宝总理向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占的地位和分量,尤为突出。回想会场情景,每当温总理提及解决民生的有关措施时,会场都是掌声雷动。这阵阵掌声表达了代表委员们对一年来政府工作的肯定,也表达了对今年政府下大力气解决更多民生问题的赞许和期盼。

  听完《报告》,不少人对其中提到的六大民生新亮点印象深刻:一是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二是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五是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六是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

  六大新亮点,句句透出总理关心百姓疾苦、改善民生境况的爱民情怀。从学杂费到低保措施,从新型合作医疗,到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大人的事、小孩的事;村里的事、街道的事;总理所谈,无所不至。联想起春节前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多次座谈会征求对即将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其中就有一场是专门倾听建筑工人、农民、下岗再就业人员等基层群众代表的意见。若不是有心系民生的情怀,如何酿得出这样一杯饱含民情、饱蘸民意的好酒?

  六大新亮点,其中四五项直接惠及广大农民,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公平。农村孩子的教育、农民的看病就医都是农民支出较大的部分;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低保,则是解决农村困难群体生活的又一道防线。与此同时,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则是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时代趋势下,为进城农民工今后在城市住得了、留得住谋求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福利措施。上述举措,不但利于消除正在扩大的城乡差别,也是对社会公平的一大促进,契合“逐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这一新的历史任务的呼唤和要求。

  六大新亮点,件件都是真金白银,显示出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的力度。过去,我们讲一些惠民政策能不能做,不少论者首先考虑的是钱不够,眼下做不到。比如当年说取消农业税,很多人担心财政的钱够不够,结果,中央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反而只用3年就实现了。可见,只要努力争取,空间总是有的。国家这么大,要办的事很多,关键是把什么放在首位。本届政府的最大特点是,民生为重,民生为首。如今,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是一项花钱的事。《报告》承诺在今年内实现,充分体现了为人民办实事的决心;也是再次用行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体现。

  民生问题主要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安定、教育和人才公平、社会公正。解决好这五大问题,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有些问题不可能一步到位。今年的《报告》在民生领域有诸多建树和突破,实际上是承前启后、努力多年的结果。就拿农村低保来说,2005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说,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6年报告重申,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今年,终于水到渠成。

  始终心系百姓、始终惦记民生、不断求解民生难题,这样的政府,一定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也一定能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构建一个社会各阶层利益均衡、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王文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