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睿鸫:别动辄就成立“新机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00:10 红网

  10日,有两则有关委员代表建议增设机构的建议,特别吸引公众的眼球。一则是3月11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在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巴德年委员代表9位委员联合发言,他们建议下届政府设置国家人口与健康委员会,统筹管理国家的人口与医药卫生事业。(3月11日中国网)另一则是“反腐败的实践证明,属地监督机关在办案中很难保持独立性,在一些地方表现为看领导眼色行事,甚至出现非法交易”。因此,张承芬委员建议中央纪委在省级行政区设立派出机构,直接对中央纪委负责。(3月11日新华网)

  老百姓看病越来越贵,反腐败总是“腐而不败”,我们想了许多办法来加以遏制,于是“两会”的代表委员们不得不提出,增设“国家健康委员会”和“中纪委派出机构”的建议。当我看到这两则新闻时,心里实在是辛酸无耐。要知道,在“精简机构、裁减政府冗员、提高行政效率”早已定为治国方略的今天,动辄就增设一个新机构,显然有倒开车之嫌。

  环顾四周,人们不难发现,在国内的诸多领域,动不动增设一个新机构,仿佛成为新的“流行趋势”。比如说,

国土资源部为加大执法力度,正式实施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设立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并由国土资源部向地方派驻9个国家土地督察局;国家环保总局组建11个地方环保派出执法监督机构,这些机构直接对国家环保总局负责;
卫生部
于去年也下发文件,规定年收入3000万元以上或拥有300张病床以上的医疗机构、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或所属单位多的企业、事业单位,设置内部
审计
机构,配备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等等。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政治制度演绎的传统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定一个制度来防止它。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于是有些变成了病上加病。越来越繁密的制度积累,往往造成前后矛盾。这样,制度越繁密越容易生歧义,越容易出漏洞,越容易失去效率,这就是的“钱穆制度怪圈”。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巴德年委员建议成立“国家人口与健康委员会”,还是张承芬委员建议中央纪委在省级行政区设立派出机构的建议,都可谓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这个怪圈。

  就拿成立“国家人口与健康委员会”来说,国家成立了,地方肯定也要设立;可以想象,成立一个新的行政体系当然需要财政的供养,这需要增加多少财政支出?而卫生体制改革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国家财政投入的严重匮乏。如果政府有钱成立并供养新机构,何如把那些钱投入到医疗卫生机构,从而提供更多的公共医疗服务呢?如此以来,定一个新制度来防止和弥补原来的制度,这难道不是“钱穆制度怪圈”的现实版吗?

  大家知道,医疗行业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其根源是政府投入不足,医疗过度市场化以及医药不分家上;而国家反腐败的关健也并不在于监督机关的独立和超脱性,而在于制度的严格执行,以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上。因此,笔者以为,对待棘手的公共问题,我们要找问题的症结,以及造成病症的“病原体”,从而谋求破解之道。而不能动辄就增设新机构,因为“钱穆制度怪圈”经验告诉大家,制度变革并非机构越多好,规格越高越有力度。相反,密集的机构设置和制度积累,只会漏洞百出,失去效率。

稿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