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陈才:我给“国骂”开药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00:00 红网
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在2007年1月28日曾坦言:“赛场京骂经常让我很难堪!”后,有媒体对“京骂”现象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有64.63%网友表示“京骂”会对北京奥运形象造成负面影响。3月11日,中央文明办在奥运倒计时500天当日下发“迎奥运、树新风”活动方案,将发起一场拒绝“国骂”活动。(3月12日人民网) 将“国骂”清理出奥运会场,在世界面前展示我文明古国的形象,相信没有人会反对。然而良好的意愿还得靠行动,拒绝“国骂”,可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悲观一点说,在激情四溢的体育竞赛中,要真正完全禁绝“骂”声,有点不大可能。但是,只要我们对“国骂”现象进行正本清源,对症下药,也不是没有改善的希望。笔者的建议是: 第一,不要过分注重成绩和金牌。观众骂人,无非一骂自己人“不争气”,二骂裁判不公,三骂对手“卑鄙”,诸如此类。其实不难分析,只要观众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更加注重比赛的过程,无论是输是赢,始终支持自己喜欢的队员,则对人对己都不会有那么多的骂辞。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成绩重要,但心态更重要”。近日,有政协委员指出,中国不应过分追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实现金牌总数第一,就很切合实际。 第二,要净化比赛环境,维护公正、公平的竞赛规则。无论是国内赛场还是国外赛场,出现骂人最多的情况,都与裁判因素有关。裁判执法不公,或者水平不高(误判、漏判等),将直接影响赛场观众的情绪。去年12月6日,在亚运会羽毛球男团半决赛中国与印尼队比赛时,中国球迷高喊“裁判傻X”,其直接导火索就是,当比赛进行到第三场由中国选手陈金对印尼的西蒙时,裁判出现了几个明显的误判。 第三,要积极地引导观众,让他们以更理性的方式宣泄情感。观众看体育比赛,在于“快意恩仇”式的情绪宣泄,要求他们过分“文雅”、“沉静”,既与体育精神相违背,也不容易做到。但是,这种情绪也可以加以合理引导,用更文明的方式得到宣泄。以国内足球联赛为例,虽然也不时有“国骂”声,但四川球迷发明的“下课”就相对文明,广受欢迎。 这其中最重要,也尤其不容易达到的,就是“心态”。顾拜旦在论述奥运精神时曾说:“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更落落大方”。这个“落落大方”,大概就是说,体育竞赛的最终目的,在于塑造一个身体和心灵都很健康的人。 当然,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拒绝“京骂”、“国骂”终归只是诸多链条中的一环,要真正展示出我们国家,不仅是一个政治强国、经济大国,更是文化大国,需要从更多细微的地方做起,比如自觉排队、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等。离开了这些素质的体现,拒绝“京骂”、“国骂”就可能陷入“孤掌难鸣”的尴尬。从这个意义上讲,拒绝“国骂”的治本之策,还在于加强全体国民的文化素质。 稿源:红网 作者:陈才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