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四倍:警惕民生被部门利益裹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01:17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朱四倍

  部门利益化不仅影响民生问题的解决,还至少造成了三种后果:一是部门利益的争夺有可能导致既得利益集团的固化,进一步强化社会不公;二是部门利益的争夺必然耗费社会资源,增加改革成本;三是部门利益争夺的泛滥将导致利益冲突不断增加,增大下一步改革的阻力

  每一个关乎民生问题的背后,多少都能看出一些部门权力和利益的争夺。河南省工商联副会长陈泽民代表说,目前我国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如果不从整体上解决部门利益的冲突,体制还是不顺。(《中国青年报》3月12日)

  可以说,部门利益争夺现象的存在已经成为我国改革的掣肘。当下,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中不仅是一个行政主体,而且还是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一个明显的运行特征就是部门利益化———部门作为利益主体出现,争取更大的权利,争夺本部门享有的更多利益。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下,我们经常看到,有关部门在有利可图的地方乱作为,在无利可图的地方不作为,存在缺位和越位现象。2005年,央行建议取消房屋预售制度,建设部说

商品房预售适合中国国情,不能取消;国家发改委说教育乱收费200亿元,某部委说没有这回事;2006年,文化部启动全国卡拉OK内容管理服务系统,而国家版权局公布《卡拉OK经营行业版权使用收费标准》。文化部与版权局对KTV收费管理的争夺,非常明显……种种事实表明,部门利益争夺正在影响民生问题的解决,这对于转型期的我们来说,是一种考验。

  政府部门,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公共服务部门,理应以公共利益作为其一切行为的目标和准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部门利益却总是或多或少地成为政府部门追求的目标之一。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政府部门动用政治资源来争取部门利益。这种行为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效率,甚至还会导致经济运行秩序混乱和资源配置扭曲,形成巨大的改革成本。对于政府部门利益化现象,有人比喻说,我们现在的一些地方政府,看起来是一个政府,实际里面是一个一个的“土豆”。每一个“土豆”都是一个利益板块,而每个利益板块都跟社会的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代表和委员所举例子都证明了这一点。

  在我国目前的政治行政体制中,利益化政府部门的形成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情。笔者以为,部门利益化不仅影响民生问题的解决,还至少造成了三种后果,更有可能导致我们进入“改革的改革时代”。一是部门利益的争夺有可能导致既得利益集团的固化,进一步强化社会不公;二是部门利益的争夺必然耗费社会资源,增加改革成本;三是部门利益争夺的泛滥将导致利益冲突不断增加,增大下一步改革的阻力,迫使社会进入“改革的改革时代”,并为此付出难以承担的巨大成本。

  政治经济学分析表明,政策决策往往并非由政府出于社会利益最大化所决定的,而是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部门利益的争夺会对政府的政策实施产生干扰。

房地产业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政府出台的房地产业的各种
宏观调控
措施,可以说,房地产发展商在各个层面上均出现一定的代言人。就房地产业形势的判断和具体政策方面,即使在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反映了社会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不仅如此,利益部门还可能利用其掌握的经济和政治资源,制定符合自己利益的政策,进一步加剧起点不平等和过程的不公平,违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当下,必须警惕部门利益争夺泛滥、社会进入“改革的改革时代”的可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