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霞:周小川提醒民众学金融意味着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09:10 国际在线

  作者:郭凤霞

  近日有媒体报道,不少两会“明星”代表对股市开始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在记者采访时了解到,李谷一顺口向大家推荐工商银行、关牧村表示去年买了基金、李双江准备今年要试一试、黄宏买了基金被套牢从此远离、赵忠祥熟悉的股票可能赚了钱……,虽然“明星”代表们对资本市场所知可能还很有限,但他们对资本市场近距离接触的渴望,已伸手可触。

  看来“炒股”已经不再是寻常百姓之所好,也开始飞进“王榭堂前”。开始初读这则消息时,还以为是媒体在哗众取宠,不过联想到最近新基金发行时受宠的状态,三只百亿元的基金三天发行都是不到一小时就全部认购结束,可以说投资者已全然不为2·27暴跌所惧。其实,“全民炒股”错在一个“炒”字,大家盲目跟风,才会忽视金融风险。从两会“明星”代表开始重视股市这一现象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那就是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个人收入的增长,确实还有很大一块金融资产在形成和壮大,需要人们去打理和寻找增值的途径。特别是一年来的大牛市,巨大的财富效应换来了全民金融意识的觉醒,恢复了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这种觉醒和信心可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众所周知,由于前期股市低迷,投资渠道不畅,再加上对养老、住房、教育和医疗等未来预期不明,因而普通百姓主要的

理财方式还是三个字———存银行。人们把手里的钱攥得紧紧的,导致我国国民储蓄长期居高不下。根据世界银行在第60届世界首脑峰会上公布的一则全球贫富报告显示,我国内地的真实储蓄率位居世界第二,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据国家统计局公告,到2006年年底,我国国民储蓄高达161587亿元。储蓄率高并不是一件坏事,但也不是一件好事,缺乏经济学意义上的流动,不利于消费和投资,更不利于社会财富的再创造。

  现在,连最没有时间打理自己财产的“明星”代表们也开始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那么,至少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个人金融资产积累完全可以多元化,“钱并不一定都要全部存在银行里”,可以分出一部分去买基金、买

股票、买债券,甚至可以去做股权投资、实业投资等等,已成为一种“全民共识”。当国民财富指数达到了一定阶段,出现这种全民共识,意味着金融神经的复苏,意味着整个社会恢复了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这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但是,央行行长周小川在3月1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提醒道,对个人投资者来讲,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提高,个人财富的增长,每个人最好都学一些金融知识,中央银行有很多关于金融知识的材料和投资者教育材料,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自己的金融资产积累。

  周小川的提醒很重要,现在正在全国大规模积极推进的

证券投资教育、股指期货教育、基金投资风险教育,做到“把规则讲透,把风险讲透”都是为了普及金融知识。作为市场主体部分的投资者学一点金融知识以迎接资本时代的到来,合理规划金融资产,认真防范风险还是很有必要的。

  周小川在两会期间还说过,银行储蓄流向资本市场是正常的。从管理层的角度看,通过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盘活金融棋局,是促进生产、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因而中国的市场还需加速发展,还要进一步把资本市场建设得更好、更快、更加国际化,吸引更多的资金入市。而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每个人都学一点金融知识,把握好投资机会,选择好投资品种,让个人的财富指数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一起上升,分享经济成长的成果,也未免不是一件快事。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