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国:五年之变从效率到公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6日03:33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赵志国 王小波

  ■编者按:

  随着全国两会的闭幕,因两会的推动而活跃激荡的社会,很快会回归日常。这是本届代表委员们任期的最后一年,五年的代表委员生涯,到底会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些什么样的印记,大概不好一概而论。但有一点想来应该是确定的,共商国是、影响中国,既是他们的责任,也是他们最引以为珍贵的经历。

  纵观五年来的中国社会,我们认为,同样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呼唤公平成为这五年来两会的最强音,同样的,寻求实现公平也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声音。在今天看来,不论如何估量这种变化的意义都不过分。

  和谐社会的内核就是社会公平,而捍卫全体公民的权益则是理性社会最高的价值。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过去五年社会热点的脉络,已经给我们昭示出“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明确意味,那么,接下来,更需要我们在现实中不气馁、不妥协的推动。

  ◎2003年:新政亮相

  ■年度话语:

  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

  ———温家宝

  ■关注焦点:

  这一年被许多人称为新政的开始。在本次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谈论最热烈的是反腐败话题,除此之外,据统计,在这次两会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还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机构改革”等。

  1、车轮下的腐败

  公车的不合理消费已成为各级财政的沉重负担,公车消费还成为财政支出的一个黑洞。据调查,在某些地方公务车公用占三分之一、干部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车不公”日益严重。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更有部分领导干部干脆自己驾车,让在编司机“休息”。公务车早已成为主人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不少领导干部都是一人包一辆车,到了无车不出门的地步,严重脱离了群众。

  2、反腐败宣言迎来最热烈掌声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谈到惩治腐败时说:“我们对腐败分子的态度是,不管是谁,不管职位有多高,坚决打击,绝不手软!”对这一宣言,代表们报以长时间热烈掌声。

  3、机构改革方案启动

  在本次大会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获得通过。在此前1998年的机构改革中,国务院的组织部门由原来的40个减少为29个,同时对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也作了调整。2000年又撤销了9个委管国家局。2003年,国务院组成部门减少到28个。

  4、

房价开始引起关注

  2003年的两会,房地产并未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但一些委员代表已经开始呼吁抑制过高房价。全国政协委员张圣坤为此提交提案。虽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2003年的房价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较之以前,已经出现“房地产过热”的苗头,治理整顿房地产市场也被提上日程,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涉及房地产开发及业主权益的方方面面,因此,2003年也被业内人士誉为房产政策年。

  ■记者点评:

  就在2003年两会之后不到一个月,一场前所未有的非典疫情席卷全国,这也成为本届政府迎来的第一个考验。非典过后,本届政府的亲民形象被广为接受,自此,和谐发展响亮提出,关注民生话题开始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越来越多讨论的焦点。

  ◎2004年:私产入宪

  ■年度话语:

  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最终也不能成功。

  ———温家宝

  ■关注焦点:

  1、私产入宪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保护私有财产的内容正式写入宪法,成为这一年全国两会最热门的话题。一位政协委员认为,以往中国也保护私人财产,但依据的往往是比较低阶位的法规政策,不稳定,也不普遍。“私产保护入宪”意味着国家把私人财产保护提高到宪法的高度,这是一种根本性的保护,也意味着中国财产制度的重大变化。

  2、高官问责出台

  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张文康、孟学农两位高官被免职使得“问责制”开始进入人们视线。在2004年两会上,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这表明,中国在非典危机中启动的官员问责制,从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走向了制度化的轨道。

  3、取消农业税开始启动

  在这次两会上,温家宝表示,将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

  ■记者点评:

  从这一年开始,房价、个税、三农、保护私产等民生问题成为全国两会上的热议点,从以往提案议案多关注经济,开始转向关注民生问题,这也反映出整个社会已经不再单纯地追求GDP的增长。如何让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分享到2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让整个社会和谐前进,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转折。

  ◎2005年:农赋之变

  ■年度话语:

  “三农”问题的解决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实行了家庭经营的基本经济制度,给农民以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第二个阶段就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式,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我以为我们现在开始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温家宝

  ■关注焦点:

  1、农业税提前两年免征

  在这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为中国的8亿农民送上大礼,宣布将从2006年起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这意味着,2006年,中国农民将彻底和“皇粮国税”告别。

  2、房价居高不下

  房价的快速上涨终于引起了中央高层的关注。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这一年的人大小组讨论会上指出,目前不少地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一定要注意到投资性购房的情况,警惕出现房地产泡沫。

  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房市”如股市。他们如同股海沉浮的小股民,手持捉襟见肘的资金,当然不能长袖善舞。买涨不买落,只是普通百姓无奈的选择。在沈阳、南京甚至出现了雇人排队购房、现场摇号购房等火暴场面。

  3、个税起征点调高

  “建议尽快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将起征点调到1600元。”当时实行的个人所得税法是1993年10月31日颁布实施的,已明显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现状,不利于拉动消费需求。就在这一年,颁行10多年的个人所得税法终于修改,个税起征点上调至1600元。

  4、“26个百姓养1个官”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说,现在,平均每26名平民就要养活1名官员,比西汉时高出了306倍,比清末高出了35倍。即使是同改革开放初期的67∶1和10年前的40∶1相比,吃皇粮者所占总人口的比重攀升之快也是史无前例的,令人担忧!

  5、教育不公引来强烈质疑

  贫困生上学难、城里人择校难、上大学难、就业难、好学校集中了更多家境好的孩子。在这一年的两会上,教育领域存在的种种不公平现象成为热门话题。一系列新闻事件和街坊邻里的事情,让代表、委员和社会公众切身感受到了教育的种种不公平。

  ■记者点评:

  全国两会正在成为民生议题的辩论场,人们可以从代表委员的大声疾呼中找到心理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宣泄,两会也是一个大舞台,代表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都能在这里找到和音。然而,人们更期盼的是,对于这些关系到无数人福祉和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能够早日找到解决的良策。

  ◎2006年:公共利益

  ■年度话语:

  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是一招活棋,这一步走好了,就能够带动内需和消费,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

  ———温家宝

  ■关注焦点:

  1、农民增收

  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日益受到高层关注。2006年两会伊始,就有高官表示,这一年将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对“三农”投入增加最多的一年,中国农民将迎来收入增长最快的时代。

  让数亿农民的腰包鼓起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之间日益拉大的鸿沟,让农民得以分享经济迅速发展的果实。

  “广大农民最关心的还是收入,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说。

  2、福利腐败

  公交职工免费坐车;铁路职工坐火车不用买票;电力系统职工可享受免费“福利电”,电信职工装电话、打电话都有免费等优惠。本次两会上政协委员批评垄断行业形形色色的内部福利本质上是一种腐败,并公开点了几个行业的名。

  “这在国际上是一种惯例。”“这也是为了工作的需要和便利。”尽管各个部门作出了各种回应,但也开始采取一些“对策”:如有的行业开始降薪,有的大大缩减了福利范围。福利腐败一不合理二不合法,这种状况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

  3、高考特权

  “恢复高考20多年来,北京的高招录取分数线大大低于其他省,多的达100多分,在其他省只能上一般本科的分数,在北京竟能被北大、清华录取!”两会召开之际,广东一名大学生在网上呼吁关注倾斜的高考分数线。代表采纳网民建议,提出高考由国家统一命题,所有省市区纳入统考范围,录取时,取消地域界限,按照分数高低统一录取。

  代表建议提出后,很多人表示不赞同,甚至有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倒退。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考特权再次受到关注和热议。

  4、当面质询

  “药监局的领导来了没有?”面对应声而答的国家药监局的一位副局长,全国政协委员钟南山说:“我要问一问,现在药品名称这么多,我临床45年,有的药我都叫不出名字,这么多新药是怎么出来的?”

  继非典之后,钟南山再次语出惊人。钟南山的当面质询引得媒体一片叫好声,舆论认为,在参政议政上,应该更多代表委员像钟南山这样,采用当面质询的方式。

  5、行政减肥

  2005年,任玉岭委员说“26个百姓养1个官”,人们还将信将疑。这次他带来了更详实的数据: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

  任玉岭发现,有不少地方财政收入几千万元时是“吃饭财政”,够发工资和吃饭,当财政收入达几亿元时仍然是“吃饭财政”,许多百姓期待的事还是做不成。

  “由于行政管理经费增长缺乏规范和制约,导致许多地方的财政不管怎么增长,都有可能被吃净花光。”任玉岭说。

  6、官煤勾结

  在2006年一年中,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被媒体戏称为“救火队长”,一年来他不断奔走于事故现场,开创了内地高级专责官员每逢重大安全事故就要亲自到达现场的惯例,也引发了“清纠”和“关矿”风暴。

  “不要带血的煤”已经呼吁多时,而煤矿安全事故形势依然不见扭转。中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何时能扭转?面对媒体的追问,李毅中表示要严查官煤勾结,“发动群众举报,让入股煤矿的官员又不愿坦白的,整日不得安宁。”

  7、看病难

  这次两会上,卫生部部长高强一直被媒体追着走。看病难,看病贵,成为本次两会高频点击词。

  调查显示,“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导致家庭贫困尤其是农村家庭贫困的首要原因。医疗改革市场化的取向,已经广为人们所诟病。医院“以药养医”的运作模式,受千夫所指,被代表委员批评为“看病贵”的症结。医疗卫生界的代表委员则认为“以药养医”是被逼出来的,“不靠药品收入,医院根本无法正常运转,连职工都养不起。”有关医疗改革成败的争论风生水起,无论如何,群众期望尽早找到一剂医治卫生疾病的良方。

  8、“十一五”规划开局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温家宝介绍说,“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六个方面。

  在纲要草案文本中,“十一五”发展主要指标被分为“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两大类。按照草案的表述,这些“发展目标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凝聚人民意愿的国家战略意图”。草案还指出,“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具有法律效力,要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

  纲要草案的多处新提法引人关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效率指标、新农村建设、能源供应立足国内、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改变二元结构、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均是最新提法。这标志着生活模式和生产模式都要发生质的改变,发展的质量问题更受关注。

  ■记者点评:

  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等问题的思考,引发了代表委员对改革问题的激烈辩论,表明改革已经走到了深水区,它使人们深入思考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的职责问题,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经过2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已经到了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的时候。

  ◎2007年:民生民意

  ■年度话语: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正确处理新时期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温家宝

  ■关注焦点:

  1、居者有其屋

  “通过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让每一户中低收入家庭都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一份由民革中央提交的《关于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议》的提案,被本次全国政协会议提案组定为第1号提案。

  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哪个应该成为解决住房问题的主流?学界对此尚存争论。面对日益高涨的房价,面对官商勾结抬高房价的指责,代表委员们开始了新一轮热议。先是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建议“人们不要着急买房,要等降价后再买”,后是建设部部长汪光焘说,年底前所有设区市要建廉租房,且不问成效如何,这表明了政府调控房价的决心。

  2、全民医保

  继卫生部负责人承认“医改基本不成功”之后,由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等部委牵头的新一轮医改大幕正在拉开。

  药品降价一降就死,在医院,“越贵的药越畅销,越便宜的越卖不动”,看病贵已不仅仅是“人们内心的感受”,医疗改革的实际成果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质疑。

  本次两会上,巴德年等9位院士联名提案,建立全民医保,立即引起了各方积极呼应。各地开展的新农合、新城合试验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尽管最终成效还有待时间检验,但医疗保障的国家责任已经日益提上议事日程。

  3、教育成新三座大山之一

  教育话题无疑是今年两会最大的热点。两会召开之初,以敢言著称的人大代表洪可柱就痛批“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一大批名校掠夺教育资源、欺世盗名成风”,称“教育已成为群众头上的新三座大山之一”。此后,“有关公共教育投入应尽快占到GDP4%”的提案议案相继出台,引发了教育公平的各种讨论。

  温家宝提出在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院校中实行师范生全免费,彰显了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思路。同时,媒体指出,不仅应该在这6所师范院校中全免费,所有的师范都应该全免费。

  “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行业”、“让每一位贫困家庭的孩子都上得起学”,总理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我们相信,教育这驾失控的马车,正在修正自己的行进轨道。

  4、穷人的打狗棒

  在今年两会上,历经波折的

物权法草案终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此前的5年间,该草案曾7次送审全国人大常委会,创下人大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之最。

  作为重要的民事基本法律,物权法不仅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关系到普通人安居乐业的基本利益。而正因为“与每一个人的脚下寸土、头顶片瓦都有密切关系”,物权法的孕育历经风波无数。它既是改革开放以来首部公开听取群众意见的法典,也是迄今为止招致最多议论的民法草案。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也意味着国内企业今后将与外企站在一个更加公平的起点上。

  5、区域协调

  谁能想像京津两大都市圈周边就是赤贫之地?

  “环京津贫困带”、“奥运供水保障”,这些话题经历了从草根进入高层视野的过程。区域协调本来应该是该区域发展题中应有之义,但由于行政分割而断裂。没有协调造成的恶果便是掠夺式开发,经济增长的成果很大一部分被抵消。

  6、惩治腐败

  中央纪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干以胜透露,去年因涉嫌犯罪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党员共3530名,其中七人为省部级高官。

  全国人大代表、中纪委副书记夏赞忠近日透露,国家预防腐败局已通过中编办审批。反腐败斗争进入2006年后,制度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已经越来越明晰,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战略方针的确立更是把这项斗争引领上一个新高度。反腐败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中央明确提出2010年以前完成反腐的立法,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都提出了关于制定反商业贿赂法、廉政法等的议案和建议,这些积极的信号昭示着反腐败斗争将以更大的声势深入开展下去。

  ■记者点评:

  过去我们在民生问题上欠账很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一系列举措深得民心。解决民生难题需要具体可行的措施逐步推进,也需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错位、缺位都不利于矛盾的化解。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