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石飞:村庄行路难难在哪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7日00:07 红网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到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广西百色市田阳县那坡镇尚兴村党支部书记、全国人大代表莫文珍给总书记谈了“农村五难”,首先一个是行路难,主要是村屯道路不好。 莫文珍代表不愧是“人民的代言人”,他向总书记说了大实话。农村村庄行路难,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不仅边远欠发达的地区是这样,在一些较发达的省份也不少见。日前,笔者在江苏某县城郊区就亲身感受了这种“行路难”的尴尬和无奈。下了通往行政村的公路,走向村庄压根儿就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路,脚下尽是高高低低,坷坷袢袢,泥泥泞泞(刚下过雨),莫说跑汽车,板车也没法拉。村民排房前面横着长水沟,户与户之间也是水沟相隔,一派“老死不相来往”的态势。村民介绍说,因为无路可走,他们平时极少串门,有事情都是各家门前吆喝一声。笔者在一户村民家里看到了这样一首打油诗:“县市高速(公路)通,村镇大道连;可怜百姓无路走,想串门子都困难。” 我们平时的印象是,高速公路纵横,乡村公路成网,农村交通便利了。不久前报道说,2006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完成投资、建成里程均创历史新高,新改建农村公路32.5万公里,458个乡(镇)、17764个建制村通公路,1708个乡(镇)、43962个建制村通油路或水泥路。(见2月27日《人民日报》)然而,谁曾想到,许多村庄里竟然无路可走,户与户之间串门都难。这种现象,多么值得反思啊!究其原因,无非是地方主政者的执政理念出问题所致。 首先,村庄内有路无路无关党政官员出行。因为他们上省市公干,跑的是高速公路;下乡镇检查,跑的是柏油马路(或水泥公路);成年累月不进村庄,更不进农户。某县级市郊区一个自然庄的农民告诉笔者,县官和镇官从来就没有到他们的庄子来过。这也就难怪这些官员不把村庄内交通问题当事往心上放了。 其次,村庄道路算不上政绩。官员都是追求政绩的,追求政绩原本是好事。问题是一些人的政绩观有“病”,唯GDP至上。投资村庄道路,不仅劳心费神,还要耗费大量资金,而GDP却有减无增,当然他们“揪心不乐为”。 再说了,村庄道路修建好了,能落得老百姓一片喝好声,上级领导可是看不见听不着的。上司觉察不到的事情,他们哪来操办的热情和积极性呢?毕竟现阶段“官帽”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上面说了算。 所以,要改变农村村庄“行路难”问题,非得切实端正地方主政者的执政理念不可,否则,只会无休止地难下去。只要各地党政领导树立了“执政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就会千方百计地“改善民生”、“增进农民福祉”,把老百姓顺心不顺心、满意不满意当作评价政绩最高标准。这样,村庄“行路难”的问题,再难也会被摆上日程,及时解决。 稿源:红网 作者:石飞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