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诗成:后两会民主范式更值得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7日01:42 燕赵都市报

  要真正形成中国特色的、有效力的代议民主新风,代表委员的参政议政所形成的监督强力,就不能像同在三月里的“3·5学雷锋”与“3·15消费者权益日”那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必须保持对公权部门必要的监督“挤压”,要让两会上集中讨论、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会后得到监督上的延续

  3月15日、16日,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相继落下帷幕。两周以来,关于和谐社会、反腐倡廉、食品安全、环保、住房、教育等问题,我们听到了代表委员坦诚的批评、高调的问责、激烈的辩论,加上媒体的及时报道,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大谈国事、参政议政的高潮。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在直抒己见、仗义执言之后,将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去。此时,新华社的一篇文章及时出现———《关注民生,代表委员不只是“望闻问切”》,文章提醒我们:关注民生,针砭积弊,两会代表委员不能停留在“望、闻、问、切”的“诊疗”阶段,更重要的是要确保对这些民生积弊能够真的开出药方,治好病根。(《新华每日电讯》3月15日)

  如何保证不出下一个郑筱萸?如何破除畸形的发展观、政绩观?如何更好地保证教育公平?如何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如何加强反腐败建设?……回首两会期间的焦点话题,都是前年提了明年还得再提的“老大难”问题,哪一个都很重要,但哪一个都不是新问题。这决定了只是在两会时期讨论讨论,说得再慷慨激昂,再激起共鸣,都很难乐观地很快收到效果。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积聚了很多的矛盾,代表委员找到几个民生困境的问题,在两会上“望闻问切”一番并不难,难的是能够帮助政府部门开出药方来,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确保有关部门“按方抓药”,真的朝向“治理困境”的方向大步踏进。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先生在其新著《守卫底线》中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笔者深以为然———任何民生问题的讨论,最后都要“使事情进入一个可治理的状态”,进入可治理状态本身不是解决问题,但却可以使解决问题成为可能,“这是保持转型社会生活基础秩序的基本底线”。———我们的两会民主,到头来就是要确保让民生困境与积弊进入一个可治理的状态。

  一些政府部门“应付”两会可谓上升到了非常高度:为了避免成为被讨伐的靶子,选在两会时期公布一点利民措施;为了避免成为“反垄断”的样板,单单选择三月在北京降价;乱收费乱罚款的单位也得到告诫,“老实一阵子”;甚至某市的中小学也在两会期间停止补课,避免发生

安全事故……有多家媒体已经公开质疑,这有“讨好两会”的嫌疑。想想看,这样的“应景”态度,如何确保在闭会之后,能继续保持两会民意积聚期间的完美形象?如何能够确保把两会上浮出来的民生话题真的当回事情,好好地寻求治理之道?

  代表委员敢说话、说真话的确来之不易,回顾近年来的两会,这些现象的确让人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民主新风。正如一家印度媒体所评论,中国两会的民主气氛日渐浓厚,中国式民主制度正在日益成为世界民主制度的一种新模式。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高度地警醒:一个健全的代议制度,并非只有两周的热议所组成,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两周的“监督强力”。

  要真正形成中国特色的、有效力的代议民主新风,代表委员的参政议政所形成的监督强力,就不能像同在三月里的“3·5学雷锋”与“3·15消费者权益日”那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必须保持对公权部门必要的监督“挤压”,要让两会上集中讨论、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会后得到监督上的延续。在代表委员并非专职的情况下,人大政协需要强化对两会暴露出来问题的监督强力;代表委员日常作为民意代表,随时监督公权部门随时答复,也应该成为常态;而对于代表委员个人来说,虽然单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代表委员凭借自身的身份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发表意见,对于提出的质询、提案的办复情况及时督促,还是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

  面对大量的民生积弊,我们的代表委员不能只会“望闻问切”,而不会“开方抓药”;更不能只管开方,人家照不照方抓药、肯不肯吃药都不管不问。有些意见攒上一年才拿出来到两会上去说,形成一个漂亮、繁荣的民意表达泡沫,这并不是正常的参政议政思维,也不是中国式代议制度应有的“特色”。

  ■毕诗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