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玉:江苏高考新方案不能只考虑城市考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2日03:08 中国青年报

  陈晓玉

  江苏2008高考方案已获教育部批准,统考只考语、数、外。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介绍,这套新方案将稳定相当长时间,两三年内将体现新方案优势。全国人大代表、启东中学校长王生分析:新高考方案实施后,会呈现三个方面的明显特点。一是高考最后考语、数、外三门,两门语言类课程,文科比例加重了。二是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见多识广的优势将会得到体现。三是女孩和男孩比,女孩在语言学习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而男生通常在数理化、逻辑思维方面特点更明显一点。

  将两人的话联系起来一琢磨,这项关系到每个家庭利益和无数考生前途命运的公共政策,让我感觉有些不安。正如全国

人大代表所解读的,新政策表现出这样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城市考生和女生。

  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及农村不发达的现实,农村考生的出路越来越窄,通过高考实现社会阶层流动和社会公平的机会越来越少。看看高校学生中,靠父母土里扒食进入一流高校的学生有多大比例?一些农村考生即使十几年头悬梁锥刺股,考出了高分也不敢报考大城市的学校,单是路费和日常的生活消费就支付不起。再想一想那些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远离父母和正常的家庭生活氛围,一个个靠天收靠命定,哪有什么可能再安心学习,与城市学生“见多识广”的优势去比拼?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中存在的诸多不公平现象,大都源于政策和制度制定过程中的公平价值缺失。促进和实现

教育公平,最终要依赖教育政策的改革和创新。公共政策一旦出台执行,就会形成政策惯性,进入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合理的政策导向将扭曲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各个阶层和群体间产生新的鸿沟和对立。

  江苏高考改革新政策的出台过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重视的政策标本,即如何建立通畅的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问题。江苏高考新方案的调研论证程序和过程不可谓不公开、不慎重、不严谨,但出台的政策,却有可能让占高考考生大多数的农村考生和男生的优势难以发挥。如果这两部分考生及其利益相关人能够参与高考游戏规则的制定,在这一轮的利益博弈中有一个维护自身权利的机会,可能就不是这个结果。由于强势阶层在社会资源占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同利益相关的制度设计、政策安排诸方面也就相应地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进而就可能利用种种优势,造成一种使弱势阶层受损而使自己获益的局面,形成利益分配方面的“马太效应”。

  (作者为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