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龙:建设和谐社会需要负责任的记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09:51 中国新闻出版报

  近日,浙江电视台记者将茶水当做尿液的样本送至杭州多家医院化验,10家医院有6家检出茶水“发炎”,有5家医院开出消炎药,总计药费1300元左右。(3月19日《中国新闻网》)

  记者这一暗访结果公开报道后,立即引起众多观众和网友的兴趣,很多网友对此发表评论,有人不无调侃地说,这不是茶水里有炎症,而是医疗体系、医风医德“发炎”了。

  严格地说,这已经不算是新闻,早在一年前,安徽《新安晚报》的记者就在省城合肥暗访发现了这个问题,该报报道后当即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关注和讨论。不过,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完全一样的新闻,也足以说明这一现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值得有关部门重视和深思。然而,对于这个新闻,笔者更关注的不是在市场化大潮影响下,一些医院、医生的医风医德沦丧的问题,而是作为“好事之徒”的记者的勇气与良知。

  对于被曝光的医院和一切发生所谓负面新闻的垄断机构来说,如此暗访调查、“专门找茬儿”的记者是令人讨厌和不受欢迎的,因为他们损害了自己的既得利益和社会威信。但对于广大群众来说,这些“好事之徒”恰恰是令人尊敬的勇士,他们所在的媒体也是值得社会信赖的“喉舌”,因为这样的新闻满足了普通百姓的知情权,发挥了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进而从根本上维护了公民的自身利益。

  记得曾经看过“文革”时期一篇批判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王中的文章,其中列举的罪状之一就是他曾经鼓吹过“记者不讨厌,不是好记者”。其实,王中教授的观点还是不无道理的。与那些热衷于赶场子、拿红包,表面上似乎广受欢迎的“红包”记者相比,这些甘心深入社会基层、勇于揭露种种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努力维护群众利益,令一些垄断机构“讨厌”的记者和他们所代表的媒体无疑更得民心,也会更多地赢得社会的尊重和敬意。

  网上曾有一篇很流行的帖子《没有记者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文章正话反说,生动俏皮,令人解颐。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因为诸如干净茶水里查出有“炎症”这样的闹剧天天在我们周围上演,这就充分表明,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更多专门找茬儿、令人“讨厌”的记者和负责任、敢担当的媒体,他们的良知、道德和勇气是开展舆论监督、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利器。(王祥龙)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