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巧俊:卖别墅还贷缘于形式主义害苦农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6日09:31 江南都市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洪巧俊

  题由:新疆昌吉市北沟一村曾经声名鹊起,被大家称为“小康村”,村中,一幢幢色彩亮丽的两层“小洋楼”排列整齐。如今,村民却满面愁容,他们无力归还为建别墅而欠下的贷款。43户村民中,已有17户不得不卖掉别墅来还债。

  这是当地政府在建设新农村中,不顾农村实际、不顾农民承受能力、搞形式主义、一刀切而产生的怪胎。如果铺一条水泥路,让村民住上别墅,就认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那就是一种曲解。建设新农村真正的含义是让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种幸福生活应包括吃、穿、住、行等多个方面。建设新农村应是把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比如涉及农民增产增收的农田灌溉,涉及农民身体健康的卫生水,看得起病的农村合作医疗等,这些当然比“看上去很美”的别墅更为重要。如果基层政府仍然没有领略其真正的含义,那么农民就会更苦。

  形式主义的新农村,不仅不能给农民带来幸福生活,反而使更多的农民背上沉重的负担。北沟一村现象就说明了这个现实,当初他们由市政府协调农村信用社,每家贷款8~9万元,一年的还贷款利息6000~7000元,这已超出了当地农民的承受能力。这个村一户3.8亩耕地,要靠种田收入来还贷,恐怕就是一家人不吃不喝,也难以交得起这利息。高额的银行贷款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有一句话农民说得很经典:“让农民住

别墅,牛也住别墅?”别墅在农村是一道风景,但不实用,农民为此不能搞副业,比如养鸡鸭。这就使住别墅的农民越来越穷,而邻村住平房的农民日子反而比他们宽裕的真正原因。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却在这场关乎家乡建设和自身利益的新农村建设中却往往集体失语。正因为这样,才会出现卖别墅还贷款,住着“

豪宅”却无米下锅等现象。《中国青年报》报道,西安北郊麻家什字村22名农民盖起了“豪宅”,但不少村民却因没有后续产业从此断了生路,有的村民守着“豪宅”为米面发愁。村民姚芳香住上了新房,钱花光了后迫于生计,带着辍学的孩子挖野菜。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反对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遗憾的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并没有这么做,为了树典型,追政绩,却不顾农村实际,农民的承受能力,引诱、甚至逼迫农民建“风景别墅”,致使农民返穷。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决不能让农民集体失语,执政者必须倾听农民的声音,加强农民对公共决策的参与,要结合农村实际,合理引导农民,而不是包打包办。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